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的优势与缺陷分析-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的优势与缺陷

国内的油价会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动而变动,不过它有一个特性是:滞后性。主要是因为国内的成品油市场受行政约束还是很厉害的,零售价格变化一般会滞后一个月的时间。

国际油价影响因素很多:如:汇率的变化,供需的变化,政策因素,各种突发事件,人为操纵等等很多,价格天天都在变,不过加油站所用的成品油价格会相对稳定,变化不会像原油那样平凡和复杂,特别是中国市场。

油价的涨跌会对需求造成影响,影响加油站销售量,从而影响利润。民营加油站只要保证自己合适的利润和油品的质量,会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的。

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跌,而中国汽油价格为什么只涨不降呢?

中国石油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中石油股价会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它们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国际油价上涨,中石油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上涨,国际油价下跌,中石油进口成本减少,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下跌。

但是,也会受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中石油股价走出独立的行情,比如,国际油价下跌,但是国内出台一些汽车优惠政策,促使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带动国内石油需求量增加,刺激股价上涨,或者,国际油价上涨,但是国内石油开采量增加,减少对国外的原油进口,从而可能会导致中国油价上涨幅度不是很大,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下跌的可能性,中石油股价也跟着出现下跌的可能性。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股价的价值就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中国油价只涨不降才符合国情

随着国际油价在短短数月中跌去50%以上,国内外的成品油价格水平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国内汽油价格已高于美国。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国内各地国III标准93号汽油每升售价大致在人民币6.25元左右,相当于每加仑3.46美元。而美国能源情报署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6日当周,美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跌9.6%,至每加仑3.151美元

国际原油涨价了,成品油跟着涨,说是与国际接轨,老百姓没话说;可原油降价了,成品油却不跟着降,这是什么道理?面对民众的质疑,发改委的说法是:尽管成品油价格上涨了,但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格还低,然后拿出什么“价格倒挂”的幌子弄得民众一头雾水,而中石油、中石化则似乎永远拿炼油环节亏损说事。

其实,国内每加仑3.46美元比美国每加仑3.151美元,表面上看高不了多少,但实际上高很多。美国的油价里面已经包含了养路费和过桥、过路费等,而我国的油价仅仅是油价而已,其他的一系列费用还得另掏钱。而且还有一个隐性问题:国人的收入远远低于美国人民。

涨,是与国际接轨;不降,是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涨与不降都对,这就叫人怀疑了: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道理?其实,涨价可以理解,但该降不降却是有猫腻的。而且,我们知道,国家之所以将成品油定性为垄断商品,是因为据说成品油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想让每个民众从中受益。可油价只跟涨不跟跌的现实,岂不是完全背离了国有企业的使命?

从近期国内宏观经济面出发,下调油价就更有必要了。日前发布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到,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稳定。物价高企,需求压缩,消费不振,都有高油价的“功劳”。而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及时下调油价,降低运输成本,刺激国内生产与需求,应是一个防范与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关问题的一个积极措施。

现在国内油价比美国的还高,无论如何,笔者都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笔者想问价格管制者一个问题:就算你们不打算放开市场,依然维持所谓的成品油市场垄断的合理性,依然由人来决定价格而不是由市场需求决定,可现在总没理由不降价了吧?

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2021年初,国内油价连续五轮上调后,第六轮成品油调价传来好消息!由于原油市场对欧洲各地新案件激增的担忧日益加剧,实物市场也出现明显疲软迹象,上周国际市场油价创下今年以来最差周表现。同时,本轮国内汽柴油调整有望迎来2021年首次下调!

本月底3月31日,国内加油站油价将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根据调价期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测算,此次汽柴油每吨降幅已接近300元,这相当于实施下跌调价后,主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成品油的品种和地区差异,全国加油站汽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跌0.18元至0.21元。

国内油价调整后,车主去加油站加满一个50升的私家车油箱,可以省12元左右。具体调价时间定为月底3月31日24时,还剩6天时间。预计下周三国内加油站油价迎来年内首次下跌后,上海、天津、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95号汽油价格将回落至6元时代。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上涨受阻。即使反弹,也没有持续。这主要是因为推动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好。一方面,欧洲新的防疫限制和缓慢的疫苗接种可能会减缓燃料需求的恢复。另一方面,产油国石油供应充足,使得原油价格缺乏动作性。

小编提醒广大车主,国内油价调价窗口打开后,油价调整的结果是由整个调价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预计目前汽柴油降幅不会保持不变。如果下半周期统计时间,国际市场原油均价进一步下跌,那么国内成品油调价降幅将再次继续扩大,最终汽柴油降幅将延续,汽油、柴油降幅甚至将超过300元/吨。

最新原油市场基本面分析:利空消息持续,跌势可能延续。

在当今原油市场的供应方面,小编注意到,有消息称产油国原油供应充足,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到袭击并未影响石油供应,从而导致油价下跌的风险。需求方面,近几天,许多国家的疫情可能再次上升。一些欧洲国家实施了新一轮封锁,降低了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然而,疫苗接种的缓慢恢复将推动燃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