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势失控-油价疯长

有关系是有关系的! 就像你我都是地球人,怎么可能没关系呢?!

问题是,本阶段的通胀,主要由于房地产调控造成!

任何通胀的根源都是货币超发引起! 中国1992 年由于过量超发货币导致严重通胀后,吸取国外经验,扶持了房地产和股市两大市场,以信啊超发货币,并刺激经济增长! 次贷危机前夕,中国股市全面悲剧! 超发货币大规模涌向楼市,导致中国房价飞速上涨! 2010年后国内进行空前的房地产调控,导致货币涌向生产生活领域,导致持续2年的CPI 过高! 其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调控!

所以,我的观点和楼上的刚好相反,房价如果大跌,房地产业萧条,出于资本保值需求,资金将大量涌向生产生活领域,导致严重通胀!所以房地产调控不宜过度,不宜过急。

关于信贷政策,政府房地产调控后,由于CPI 持续过高,其起到的一般是抑制通胀的作用!

另外,近来CPI有所回落,不少人正策划启动第二个4万亿计划! 如果这个计划通过, 那么,信贷便会空前开放, 大规模通胀指日可待! 如果通胀爆发,唯一的方法就是拯救房地产市场吸纳超发货币,刺激经济增长!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某些人的阴谋!

信贷无论是导致通胀, 还是抑制通胀, 我认为他的作用都不是主要的, 信贷他一般影响比其他政策小,见效快, 用于短期调控, 大规模通胀这一般要放在大背景下考虑, 在中国解读政策永远比解读市场有用!

汽柴油价还能下跌吗?12月份:粮价、猪价即将上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定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确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的“当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高于5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提高到80美元。

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两种时间表可供选择: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和燃油税费改革一起启动,最早启动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调整成品油定价机制,降低成品油价格,于2009年1月1日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即开征燃油消费税。具体如何“拍板”,正在等待高层和相关部门的最后决策。 早在2006年,国家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零售基准价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允许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再“盯住”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而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原油价格为基准。再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润确定价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见官方公开表述。

最新调整的方案,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

这一政策思路意味着,未来成品油经营企业将获得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同时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将加快,次数将增多。

实质上,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在实践中,一直面临着尴尬局面。因为成品油供应体系存在着两个主体,一是民营企业,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后者在政府价格管控下,不能随意调整价格,而前者在供求变化和后者价格管控中,获取了利润空间。

“现在民营销售企业的利润空间相当大。”石化专家、北京异构石油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薇对记者分析,目前国内成品油价偏高的情况下,民营加油站一吨能赚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从国外进口的原油约50美元/桶,而国内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折合成人民币大概6000多元/吨,而地方炼油厂出厂的成品油价格4000多元/吨。按照2008年规定零售价格上下只能浮动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只能降价8%。而民营加油站可以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渠道降价,从中赚得丰厚利润。

“采用最高限价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上述专家称,实行最高限价,意味着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过最高限价,多低的价格国家不管。

对此,调整方案也给出了相应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经营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在不超过最高零售价格、最高批发价格或最高供应价格的前提下,自主确定或由供销双方协商确定具体价格。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流通环节费用变化等情况适当调整流通环节差价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价,市场稳定,民众没有意见就可以了,企业出售油价低多少不用政府操心的。”陈薇称,如果有了最高限价,加油站的利润空间将得到有效限制,不会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据悉,除了调整零售价格标准,成品油价格机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即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机制。

虽然这种间接接轨的机制不变,但据了解,政策层面未来可能在调控区间上进行适当调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看,价格部门核算出的零售基准价会被折合成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低硫轻质原油的一种,是美国石油工业的基准原油,已成为世界各地原油产品的重要定价基准之一)价格,当这个折合价格介于18-50美元每桶之间时,国内成品油价将与国际油价同步调整;但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国内成品油价将分别按照另外一套方法进行不等比例的调整。

具体核算是,以布伦特(Brent)、迪拜(Dubai)和米纳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价格+成本+适当的利润率(按2004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左右),来确定成品油价格。其中,18~50美元之间按照上述公式计算,50美元以上开始扣减加工环节利润,每上涨1美元扣减1%的利润率,到55美元减为零,55~65美元为零利润。

据悉,调整中的方案还提出,拟将50美元这个临界点调高到80美元。

成品油价格调整涉及面广,利益调整复杂,为此,相关配套措施也是调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据悉,如果按上述机制调整,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相关行业价格联动、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以及石油涨价收入财政调节等四个配套机制都将发挥“配合”作用。 尽管从上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中,看出了更多的市场灵活性,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

“中国成品油形成机制改革走的是渐进性道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和牛犁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不能完全放开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

“一方面,国家没有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税收比例太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控价格。”陈薇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可能会失控。

除此之外,在现有石油管理的垄断体制下,政府放开价格管制,将可能出现垄断企业联手抬价。这也是学者们担心的问题。

因此,能源价格改革尤其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最重要的前提是,培育市场主体和市场竞争条件,有足够的市场主体,才能产生合理的竞争价格。

“在没有放开市场主体管制情况下,只调整零售价格基准,是否会导致挤压现有民营企业竞争空间?”上述业内人士分析,在2008年价格机制下,民营经营企业还有较大的盈利空间,如果中石化和中石油企业能够在“最高零售价”下自主选择降价空间,势必会对民营销售企业产生竞争压力。

10月22日24时,油价或将上涨,新款星途TXL正式上市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现在已经来到11月份,对于我们农民来说,相信大家也很收藏未来一段时间粮价、猪价的走势变化。

大家辛苦一年,就是为了能够将粮食、生猪卖上个好价格。

而根据目前国内粮价、猪价的走势情况来看,相较于往年来说迎来了剧烈变化。

在今年受到种养殖成本大幅提高的影响,粮价、猪价都迎来了各自的变局。

而且在刚刚完成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中,油价再次迎来了上涨,这也将进一步的加剧基层生猪和粮食的调运成本。

今天老道就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相关走势,针对粮价、猪价的行情趋势,也要为大家做一个详细分析,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跌了!跌了!暴跌开始了...油价暴跌?最新消息!

老道说: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11月上旬第一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尘埃落定。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通报来看,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开始迎来了上涨。

现在基层油价总体涨幅在0.11~0.12元每升,95号汽油价格也再次涨至9.00元每升。

通过相关专业机构的分析来看,这一次国内成品油价格之所以会迎来上涨,主要原因是一些欧佩克原油出口国,开始大幅下调了原油产能,导致原油供需偏紧造成油价上涨。

对于这样的因素导致的油价上涨,老道认为并不持续。

这并不是真实的市场供需关系,原油出口国限制产能可能在短期之内会造成油价涨价。

但是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来看,这必然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美国已经开始针对此类问题,启动了一系列的储备原油投放操作,避免全球油价上涨失控。

我国对于油价调控方面也有相关安排,老道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进入到12月份之后迎来下跌不成问题。

所以大家也不要因为油价上涨这件事,过于焦虑,相信在政策的调控之下,一路上涨的油价一定会得到改善。

中央定调:粮价、猪价即将上涨?两件事农民需了解。

老道说:进入到今年的四季度,国内粮价、猪价迎来了剧烈变化,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这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心态考验。

现在随着11月份的正式到来,粮价、猪价是否能够迎来涨价,这关系着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

下面老道就为大家重点分析一下粮价、猪价的总体行情,有两件事希望广大的农民兄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第1件事:11~12月份,国内粮价应该上涨已成定局;

老道说:如果说10月份是秋粮收割的关键阶段,粮局还未形成。

那么11~12月份随着新季秋粮集中上市,粮食购销也将进入到最关键时刻。

根据目前基层主粮收购价情况来看,中粮、中储粮以及饲用企业、粮食深加工企业已经纷纷启动了新一轮的收购动作。

玉米、大豆等主粮收购价已经开始迎来涨价,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在前两天,中粮、中储粮启动的新一轮玉米拍卖正式完成,最终的成交价为2960元每吨。

玉米价格已经无限逼近3000元每吨大关,这是一个利好消息。

而且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当中,很多的种地农民也纷纷表达了观望意愿,所以入市的粮源并不算多,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影响基层粮食收购企业们的收粮进度,粮价迎来上涨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2件事:猪价经过下跌之后将在短期内迎来改善性上涨;

老道说:随着11月份的正式开始,国家针对基层生猪价格的调控力度持续加大。

在新一轮储备肉投放之后,很多地方基层也纷纷启动了储备肉的投放工作。

但是从目前整个生猪涨跌形势来看,基层猪价的暴跌周期已经结束。

现在有一些零星地区已经开始呈现逐步回稳,小幅反弹的迹象。

现在生猪主流收购价依然能够保持在13元每斤的行情区间。

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利润还能保持在,每头800~900元左右。

所以从供需关系以及调控情况来看,在11月中旬开始之后,基层生猪主流报价迎来改善性上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老道认为,粮价、猪价在未来都存在涨价机会。

对于我们种养殖户来讲,在这个时刻希望大家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性看待粮价、猪价的行情走势。

结合自身的种养殖成本情况,有序卖粮、卖猪才是关键、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粮价、猪价调控政策点个赞。

为什么石油价格猛跌使美国经济下滑

新车动态:岚图汽车旗下首款中大型电动SUV已经完成了高温高原测试;奥迪运动家族(S/RS系列)多款新车正式上市;新款星途TXL正式上市,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3.99-17.59万元;?捷尼赛思GV80、全新捷尼赛思G80以及捷尼赛思G90特别限量版Stardust即将正式在华亮相;东风风行T5?EVO将于10月27日首发;宝马官方发布了X5?M/X6?M雷霆版First?Edition车型的官图。

行业动态: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22日24时再度开启;官方回复特斯拉Model?3疑似失控撞人事件;蔚来车商城“焕新升级”服务再度回归;CES?2021因疫情原因将于2021年1月11日-14日在线上举办。

01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22日24时再度开启。根据新一轮油价统计数据来看,本轮油价上涨或已成定局。自进入10月份后,石油输出国持续做出努力,不断助推油价上涨,因全球疫情压制,上涨幅度总是受限,在10月第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当中结局以搁浅收宫。从10月第二轮国内成品油窗口即将开启之际,油变化率正值坚挺,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八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2.21%,油价预测上调90元/吨,折成公升价约0.07元左右,如上调落实,那么这次油价将会迎来年内第四次上调。

——油价上涨或是大概率事件,看来又得选择公共交通了。

02

针对10月19日在北京发生的一起疑似特斯拉Model?3失控撞人事件,特斯拉官方微博账号“特斯拉客户支持”回应称:经过对车辆的勘查和数据整理,该车辆在事故发生时未开启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直至碰撞发生,未发现包括转向系统在内的任何系统故障,我们正在协助车主处理车辆维修和理赔事宜。据当事车主的家人在微博上介绍,在10月19日早晨,其妻子驾驶当事车辆通过红绿灯后“突然网右偏出车道”,同时“方向盘很重转不动”,最终导致车辆撞上公交站台的护栏,同时也撞倒了交通指导员阿姨,致其骨折。

——对于汽车,驾驶员还是应有敬畏之心,毕竟这是机器。

03

日前,蜀锦传媒从岚图汽车官方获悉,该品牌旗下首款中大型电动SUV已经完成了高温高原测试,并将于明年(2021年)迎来上市。新车或将基于在2020北京车展首发的iFREE概念车打造,有望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据了解,此次完成高温、高原测试的车型为第一阶段工程样车,主要在敦煌(海拔1180米)、格尔木(海拔2800米)、昆仑山(海拔4800米)等地区进行了极限高温和路况的测试。其中在高温测试项目中,工程师在地表温度超过65℃以上的环境下,对车辆的三电、空调、热管理系统等进行可靠性、耐久性的测试。值得一提的是,在交付之前该车还将进行300万公里的测试。

——还是挺期待这辆自主高端车型,看好背靠大山的岚图。

04

2020年10月20日,奥迪运动家族(S/RS系列)多款新车正式上市,其中的主角,当属新款RS?4?Avant和新款RS?5家族,其中新款RS?4?Avant共推出1款车型,售价为81.28万元;新款RS?5家族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为83.68-85.98万元。此外新款S4、新款S5家族、全新S6和全新S7也一同上市,其中新款S4共推出1款车型,售价为46.88万元;新款S5家族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为61.98-70.88万元;全新S6共推出1款车型,售价为92.98万元;全新S7共推出1款车型,售价为100.98万元。

——奥迪的性能车相比宝马、奔驰来说,性价比真的高上许多。

05

10月20日,新款星途TX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官方建议零售价为13.99-17.59万元。与此同时,新车还推出至高16000元3年免息贷、限时置换补贴10000元的福利,针对首任车主,推出终身免费基础保养、免费道路救援和免费基础流量以及发动机和变速箱核心零部件终身质保等五项礼遇。

——这款车的产品综合实力还是挺不错,不过相同价位区间有太多竞品了,特别是合资竞品车型。

06

日前,蔚来车商城“焕新升级”服务再度回归,本次服务不仅包括此前的第二代中控屏、超纤绒顶棚升级外,还推出9.8英寸(窄边)液晶仪表和NFC卡片钥匙的升级服务。用料方面,第二代中控屏的材质与此前保持一致,采用康宁玻璃,表面防剐耐磨表现较为突出,升级费用为3800元。超纤绒顶棚采用一体热压成型工艺,升级后不会对安全气囊等部件产生影响,升级费用为7980元。目前,ES8升级顶棚仅支持浅色升级,而ES6车型则可选择同色升级。

——98元升级NFC卡片钥匙,性价比的确不错。

07

据捷尼赛思中国公布的消息,在即将于11月6日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捷尼赛思GV80、全新捷尼赛思G80以及捷尼赛思G90特别限量版Stardust将正式在华亮相。捷尼赛思GV80于2020芝加哥车展中正式发布,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945/1975/1715mm,轴距为2955mm,定位于中大型SUV,提供2排/3排座椅布局供消费者选择。全新捷尼赛思G80定位中大型车,基于捷尼赛思品牌第三代后驱平台打造,于3月30日正式在韩国上市。

——现代汽车的高端品牌,不知道国内二线豪华市场能否容得下它。

08

日前,蜀锦传媒从官方获悉,东风风行T5?EVO将于10月27日首发。该车实际上就是此前代号为“SX5G”的全新紧凑型SUV,或将在2020年年内上市。外观方面,东风风行T5?EVO整体采用官方称为“翼”的全新设计理念,前脸主要以较多的流线型元素装点,一定程度上带来十分夸张的视觉效果。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565/1860/1690mm,轴距为2715mm。

——这辆“EVO”还真的搭载三菱发动机......

09

近日,蜀锦传媒从CES官方获悉,CES?2021因疫情原因无法在正常举办,为了健康和安全考虑,官方决定此次CES展将于2021年1月11日-14日在线上举办,这将是一个全数字化的新体验。五十多年来,CES一直是全球“创新”舞台,此次CES?2021也将继续成为一系列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发布展会,并将与全球品牌互动,重新定义科技行业的未来。

——虽然是电子消费展,但参会的车企并不少。

10

日前,宝马官方发布了X5?M/X6?M雷霆版First?Edition车型的官图。新车将采用独特的车身颜色与内饰搭配,来彰显First?Edition车型的身份。据悉,新车将于2021年年初开始交付,全球限量500台。动力方面,新车与普通的雷霆版车型无异,依旧搭载4.4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最大功率626马力,最大扭矩760牛·米。传动系统方面,新车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并搭配四轮驱动系统,0-100公里每小时加速时间为3.8秒。

——这车真是狂奔的钢铁猛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石油真相》: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

苏联不是在里根在任期间解体的,是在他的下一任布什总统期间解体的,1991年底!

但是由于里根的一些政策使得苏联经济遭到重创,所以说和他有一定的关系!

上个世纪70年代,当石油价格扶摇直上时,苏联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益增长了280%,出口量增长了22%,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对苏联经济的生存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石油价格每桶增加1美元,就意味着克里姆林宫获得大约10亿美元的额外硬通货,反之石油价格下降意味着收入减少。另外,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苏联将不能通过增加产量来增加收入,因为苏联的石油生产能力早已达到极限了。

而美国却是石油进口大国,美国一年要花费近2000亿美元购买石油,对于美国经济来讲最适宜的石油价格是每桶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价格是34美元,如果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降至每桶20美元,将使美国的经济成本每年下降700亿美元,它意味着现有国民生产总值的1%将转化为美国消费者的收入。并且,美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将明显好转。降低石油价格既可重创苏联,又可增加自己收益,何乐不为!

沙特阿拉伯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出于共同利益考虑,于是,美国人和沙特人坐到了一起。因为沙特的石油产量占欧佩克产量的40%,与其他石油生产国不同的是,沙特能够迅速动用石油储量。

最后美沙谈判的结果是:里根告诉法赫德国王:“沙特的主要敌人是利比亚、伊朗和苏联,他们都是高油价的主要受益者,而低油价则使沙特和美国获得极大好处;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美国提供沙特先进的作战飞机和其他先进武器,并提供军事保护;沙特开始扩大石油产量。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大臣还说服英国同时增加其在北海的石油产量。结果在1985年,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猛跌,苏联当年的石油收益下降了近一半,并且由于天然气价格与石油价格是平行的,因此苏联当年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了数十亿美元。

而是苏联继能源出口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以往大部分是出口中东国家换取石油,在石油生意红火的70年代,苏联出售给中东国家的增长了五倍。但85年以后,由于油价猛跌,使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50%,所以苏联的销售量也减少了20%。

此外,世界油价的猛跌,还使苏联从西方进口的商品突然变得极其昂贵。1986年苏联从西德进口一台特定的设备所需的石油出口额比一年前多出五倍。

所以,美国、沙特双方一拍即合的结果是,油价在苏联解体前的十年内持续下跌,并且因为天然气的价格因为挂靠石油的价格,所以也往下跌,而里根任总统的时间刚好是1981-1989年。这就是美国搞垮苏联的大策划之二。

另一个大策划是以波兰为突破口制裁苏联。1981年12月29日,时任里根在白宫发表的一项声明宣布,鉴于苏联对波兰的事态发展负有重大的和直接的责任,美国决定立即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在冷战期间,属于苏联集团的波兰一直在内外政策上追随苏联,但经济发展之后,国民强烈的反苏心理和西方国家的渗透,导致波兰成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动荡的国家。

由莱赫·瓦文萨领导的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于1980年,得到梵蒂冈与西方国家的支持。之后的两年,团结工会领导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波兰出现了要脱离苏联集团的迹象。莫斯科担心波兰事态发展失控,于1981年9月在波兰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华约军事演习,向波兰民众显示威力。

波兰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在1981年12月12日晚实行了军事管制,一夜之间将团结工会***一网打尽。两周之后,里根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管为由,在12月29日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包括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电脑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出售粮食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停止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美国等等。苏联抗议美国的行动,美苏关系恶化,冷战出现了新的高潮。

油价是全国统一的吗?

这话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的。与《石油战争》相得益彰《石油战争》的作者威廉·恩道尔在该书中文版前言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此言总结了美国的强权哲学,至少是那些躲在幕后决定着美国外交和国内政策的少数精英人物的强权哲学。无独有偶,《石油真相》的作者童媛春也把基辛格的这番表态放在其著作的前言当中,并说这段上世纪70年代的名言,自其1990年涉入国际石油行业后便深刻地印入脑海。作者对这番话的思考与理解贯穿于《石油真相》当中,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悟出了一个道理: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构架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则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石油真相》的思路与《石油战争》的逻辑似乎异曲同工,均触及了强权争霸世界的驱动力———对石油的绝对控制。不过《石油战争》一书更偏重政治、军事以及外交博弈,从国家间的折冲樽俎、刀兵相见中梳理出一条石油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脉络,而《石油真相》则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视角出发,引导读者纵览石油工业发展之全貌,并聚焦于国际油价行情大涨大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令读者不再困惑于报纸上那些肤浅而泛泛的解读。解读油价需要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真相》一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工具———“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在全方位的观察角度上,以苍鹰般的观察力对石油资源进行全角度的审视,为解读油价涨跌的真正原因提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实践性、建设性的理论基础和认知工具。根据作者的归纳,石油资源六元素首先包括资源元素、生产加工元素和服务元素,构成了石油行业中传统的上游、中游、下游环节,其次还涵盖商贸、物流、金融三个元素。由于很多人将目光只投在前三个元素之上,并以为所有涉及到石油的问题都能从这三个环节找到答案,因此做出了对石油价格的片面解读和预测。而探究油价波动的真正原因,是离不开对后面三个元素的认识与分析的。把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应用于实际,就会发现导致油价大幅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在作者看来,资源元素是撬动世界的万源之本。应该看到的是,人类对于地球石油资源的认知程度还很低,虽然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但随着勘探能力、开采能力、炼油能力的提升,以及全球节能运动的兴起,石油在今后几百年甚至更远的未来中,满足人类需求应不成问题。此外,生产加工元素是石油价值实现的次基础环节(基础环节是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服务元素是石油价值达到现金实现的保证,商贸元素是套利的冲动来源,物流元素是实现价值的通道。而金融元素令石油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国际投机者通过博弈实现套利,可以说是皇冠上的宝石。回顾整个油价增长的历史,就可以看到实际上价格波动的因素就是金融套利因素。有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际石油金融期货市场的虚拟交易量要比实货交易量大出8到9倍(正常范围应在3倍之内),金融套利己使价格规律脱离了原有的供给和库存关系。国际油价定价权在谁手中国际油价到底谁说了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所代表的资源供应国吗?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吗?手里有钱就能掌握定价权吗?答案统统不是。《石油真相》提出了“超级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概念。人们通常将美国称作超级大国(superpower),但“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在“超级经济体系”(supereconomy)的基础之上。这个超级经济体系对于油价定价的支撑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信用体制,二是支付结算体制,三是计价计量体制,四是质量管理体制,五是国际法律保护下的文化导向机制。美国在这五个方面全都处于领导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国际石油市场受美国利益驱使,并为美国利益服务。事实上,二战后美元在世界上确立起来的主导地位,特别是1973年美国和中东产油国就排他性地使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达成协议,决定了美国在石油定价权上独一无二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前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标准和一些硬性规则,逼迫没有主导权的群体或国家无奈屈从,但也很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和反对。隐藏更深、效果更好的则是席卷全球的美国文化。透过美国的消费文化,激发全球消费者参与到与石油相关的一切消费活动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美国的汽车文化,比较隐蔽的如纸尿裤和瓶装水),迫使全世界离不开石油,也就离不开与之紧密相连的美元。由此看来,学会对美国消费文化说“不”,从根本上说其他国家对争取石油定价权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者小传童媛春:笔名清华顽童。实战型国际资源学者。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0年加入美国安然公司,1995年进入美国PVM石油经纪集团,1996年后长期从事国际资源研究、管理、贸易、投资和咨询工作,现任香港联中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20多年的石油等资源国际业务发展和开拓经验。倡导在资源领域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建设性的理论研究。《石油真相》童媛春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不是。成品油零售企业可在不超过政府规定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具体零售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汽、柴油吨升折算原则。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确定的折算原则制定当地汽、柴油吨升折算系数。

在此基础上,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当地以升为单位的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省内划分的价区原则上不超过3个,价区之间的价差原则上每吨不大于100元。省际之间价差较大的应适当衔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将省内价区具体安排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成品油局部调整

尽管从上述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中,看出了更多的市场灵活性,但该调整思路仍属于局部性调整,市场化改革方向还是长期目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专家牛犁对记者分析,虽然能源价格改革的总方向是按照市场规律,与国际接轨,但改革路径仍是循序渐进式的。

和牛犁持相同观点的专家认为,在现有管理体制和市场条件下,不能完全放开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格。一方面,国家没有石油储备;另一方面,税收比例太小。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调控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可能会失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