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油价上涨喜大普奔-全国油价价格表

都是网络语言

一、人艰不拆

1、意思: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

2、出处:

该词语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其中有段歌词是这样的:

我没有说谎,我何必说谎。

爱上一人,没爱到难道就会怎么样。

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该词出现在网友回帖中,楼主直接说出了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真相,回帖网友感同身受,只是

一时没法面对。

二、不明觉厉

1、意思: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2、出处:

周星驰的**《食神》中的对白,周星驰给李兆基和莫文蔚讲解濑尿牛丸开分店到上市,李兆

基说:“虽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厉害。”

三、十动然拒

1、意思:形容异性之间表白,被表白的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

2、出处:

一个男孩给女孩写了情书,这封情书的内容包括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内容主要是回忆两人

在一起做的事或借景抒怀。他将其装订成册并取名《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女孩十分感动,然

后拒绝了他。

四、喜大普奔

意思: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

/iknow-pic.cdn.bcebos.com/fc1f4134970a304ec9f92eaadec8a786c8175c83"target="_blank"title=""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c1f4134970a304ec9f92eaadec8a786c8175c8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扩展资料:

网络语言的概括:

1、网络语言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

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

2、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

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3、网络语言有两种含义:

(1)、指跟互联网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

(2)、人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媒介进行交际与表达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

多家航空公司下调燃油附加费,为何只下降国内的?

拍案怒斥:油价暴跌凭什么不能加税?

上周五油表报警,老夫忍住没有加油,就是要等待国家出台新政。果不其然,燃油税于次日应声上涨。短短十多天的时间,老子两次感受到作为主人和纳税人的荣耀与自豪,幸福难以言表。看全国喜大普奔的空前热情,充分说明此举深得民心。但是,却有极少数人心怀不满,阴阳怪气,妄加非议。居然在网上散布谣言,声称加税与民争利,且未经听证属于非法。靠,这特么不是想造反?勃然大怒之后,老子色厉内荏也要拍案而起,怒斥这些贪婪无耻的家伙,油价暴跌凭神马不能加税?朝廷加税凭神马非要等到油价暴跌?

孔夫子曰,父母手头吃紧,儿女理当孝敬。作为政府,日理万鸡,难免囊中羞涩。此外,还有亚非拉兄弟嗷嗷待哺,伟大的俄罗斯捉襟见肘,欧洲急需新校车,马尔代夫淡水告急,等等等等,哪头不需要花钱?钱从何来?慢说是趁油价暴跌加一点税,就是油价暴涨加税也理所应当,就是新开几个税种,譬如呼吸采光之类按人头收费,有何不可?

事实证明,某些刁民就是养不家的狗,贪得无厌。他们不满足于享受残羹剩饭的美味,甚至得寸进尺滴认为理当分享盛宴。当年股市红火半夜鸡叫,上调印花税就已经暴露了出他们的丑恶嘴脸和司马昭之心。因此,高税收高房价和高油价,甚至地沟油毒奶粉,原本就该是他们的普适生活和标配食谱。历史证明,朝廷根本就没有必要体恤他们,马克思早就一针见血滴指出:饱暖思*欲,只有无产阶级才最具革命性。你让他们中产和小康,他们就会胡思乱想,变本加利。

即便是落草为寇的山大王,买路钱都是想收多少收多少,何况皇粮国税!有种你们上梁山或者井冈山?否则,就老老实实恪守孝敬之道,管好吃饭的家伙,小心砸你的锅!

期待着下一次油价暴跌。

20141216

汽油价格大降500元,猪价、肉价、粮价咋变的?看完有数了

喜大普奔!多家航空公司发布下调燃油附加费的消息,而国内油价在经历4连跌之后,不少网友猜测在未来很有可能迎来持续下跌的局面。而之所以只有国内的燃油附加费下降是因为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国际油价并未波动太大。

对于消费者来讲,日常出行之时选择坐高铁还是乘飞机主要考虑到费用问题,而当前购买机票之时,燃油附加费却成了重中之重,以往20、30元的燃油附加费,在2022年随着油价的上调,身价涨至了200元到300元不等,直接提升了出行成本。原本想乘坐飞机出行的游客们都会慎重考虑,毕竟出行方式选择多样,没必要非要乘坐飞机。两者之间的时间优势也并不明显,倒不如选择更加经济的出行方式。可能对于经济收入较高的群体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整体来讲,燃油附加费的提升对于航空公司也造成了不小影响,收入也是大幅度锐减。

如今附加费的下调不管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航空公司都是重大利好的消息,暑假又是旅游出行的旺季,出行成本的降低也会刺激游客出行。据悉,燃油附加费在下调之后,出行距离在800公里以内,由原本的200元左右低至130元。而出行距离超过了800公里,也由原本的300元不等下调到最低190元,这也就意味着购买一张邮票相对于之前相比,游客们最高可以省下60元。

此外对于燃油附加费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网友提出,为何不能取消这一部分额外支出?尤其是油价上涨之时,燃油附加费的价格快等同于机票票面价格加上商业险等增值费用的总价格,如此定价真的合理吗?但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建立一个机场需要巨大资金,不管是基建费还是燃油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对于消费者来讲,也是能接受的。

喜大普奔,向上的箭头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转为向下了,国家发改委15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从2022年4月15日24时起,国内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下降545元/吨和530元/吨。

降价后,各地区92号汽油价格来到了8.3元左右,最低的陕西仅需要8.18元/L。

95号汽油重回“8元时代”,各地价格基本都在8.9元左右,最低的是陕西8.64元。

98号汽油也回归到了“9元水平”,各地价格在9.7-9.8元左右,最低价依然是河南的9.52元。

汽油价格基本在8元左右,最低价为黑龙江的7.81元/L。

虽然业内认为后续汽柴油价格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美国战略储备石油的总量有限,且之前承诺的投放能否全部落实也有未知数,虽然美国倡议石油生产国加大生产,但直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明显。

再考虑到随着疫情稳定,交通运输恢复,汽柴油需求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后续国内成品油价格依然是易涨难跌。

说完了“行”中的汽柴油价格,下面我们再说一说“吃”的猪价、粮价和肉价,猪价乱套,产能过剩背景下猪价反而重启上涨。

肉价则是涨少跌多。

粮价中小麦和玉米冰火两重天,稻谷翻了身,市场发生了啥呢?

猪价乱套,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重启上涨

最近几天,全国猪价再次进入上涨模式,4月16日,全国除了安徽、河南、海南、黑龙江、四川和重庆几个地区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全部上涨,而且涨幅也都能达到0.1-0.2元。

经过最近几天的上涨后,华东区猪价来到了6.2-7.1元,华中区猪价来到了6.1-6.7元,华南区猪价来到了6.25-9元,华北区来到了6-6.5元,东北区来到了5.4-6.3元,西南区来到了5.9-6.6元。

目前,猪市依然处于猪肉消费低谷,产能过剩的状态,这种背景下猪价能重启上涨,笔者认为其逻辑在于以下几点:1、近期养猪户补栏积极性提升,部分肥猪变成了后备母猪;2、国家接连出手救市,给养猪户信心;3、猪价回升后,养猪户淘汰母猪的操作减少;4、部分地区疫情严重,生猪屠宰停滞,加上猪肉从产区到销区调运困难,致使部分市场猪肉供应不足。

近期,不少养猪户都进行了补栏,或者补的是后备母猪,或者补的是断奶仔猪,使得断奶仔猪价格大涨,从此前的320元/头上涨到了400元/头。

刺激这波补栏,一方面是因为4月天气适宜,仔猪好养,成活率高,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仔猪可以养到4季度出栏,业内普遍认为四季度猪肉消费回暖后猪价会迎来上涨。

但养猪户也不要被牵着鼻子走,当大家都看好某个时间段行情的时候,猪价反而可能不理想。

现阶段全国去产能速度缓慢,看好猪价后生猪出栏体重恐会上升,缩减的产能很容易就会被弥补,预计四季度猪价会维持在7-8元水平,养猪户一定要根据自家猪场的情况合理安排补栏,不要被一时的猪价上涨蒙蔽了双眼。

肉价“涨少跌多”

生猪价格上调后,猪肉价格也迎来了窄幅上涨,4月15日,猪肉批发平均价格为9.15元,相比前一日上涨1.6%。

但是牛肉、羊肉、鸡肉的价格都遭遇了下跌,其中牛肉降价0.1%,为38.4元;羊肉降价0.1%,为35.1元;白条鸡下降0.8%,价格为8.9元。

促使国内肉价出现“涨少跌多”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吃肉的人太少了。

1、现在人们生活观念改变,对高脂肪、高蛋白肉类的摄入量减少;2、疫情影响餐饮端的消费;3、交通运输受阻后,肉类产品流通性变差,对消费造成影响;4、牛羊肉价格依旧偏高。

虽然牛羊鸡肉的价格都下降了,但降幅不会很大,仅能看成是短时间下跌调整而已,后续疫情稳定后,终端需求和供应都会恢复,餐饮方面还有可能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对肉价形成有力支撑。

粮价:玉米、小麦冰火两重天,稻谷翻了身

由于玉米和小麦价格的相互制约,玉米和小麦价格基本不会同步而是对立状态,小麦涨价时玉米跌,玉米涨价时小麦跌。

而当下玉米、小麦市场依然是冰火两重天。

山东玉米价格在1.425-1.5元,华北玉米价格为1.385-1.45元,东北玉米价格为1.24-1.35元。

小麦价格迎来普涨行情,各地区涨幅1-4分不等,涨幅较大的地区甚至达到了5-7分,各面粉企业的报价也都到了1.54-1.6元。

新麦上市即将来临,企业采购积极性也不高,正常情况下小麦价格应该以稳为主,再次大涨的逻辑:1、新麦上市尚有时日,一些面粉企业库存不足,只能提价收粮;2、临储小麦拍卖暂停,影响了之前面粉企业的备货计划;3、国际小麦价格依然处于高位;4、疫情影响粮食的正常调运。

玉米价格的下降在预料之中,现阶段基层余粮不多,贸易商的一举一动对玉米价格影响较大,每年的4、5月份都会有贸易商加速出售玉米,为收小麦做准备。

但是需求端,肉鸡、生猪行情持续低迷,生猪还处于去产能状态,深加工又因为受到行情和疫情的双影响,走货缓慢,企业降低开机率,玉米需求减弱。

虽然业内普遍看好后续玉米价格,但玉米价格要想上涨难度也不低。

由于国内稻谷产量高,储备足,其价格相比玉米和小麦的价格要稳定很多,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最近几天稻谷价格迎来了小幅上涨,是不是说稻谷要翻身了呢?稻谷价格的上涨,受到了国际粮食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受到了疫情影响粮价的现状,还有化肥价格上涨等因素。

考虑到国内稻谷储备充足,供应没有问题,甚至还可以匀出低价稻谷供给饲料端,预计此次稻谷涨价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