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今日油价多少钱一升-95油价今日价格表聊城
西瓜是夏季很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基本人人都会买着吃,农村里通常价格会更便宜些,毕竟多数人自家都会种植。
现在很多西瓜品种都还没成熟,但已经有些人开始买着吃了,且口感很美味,就是价格偏高,买的人还算少。
那么目前西瓜价格多少钱一斤?2022年为何卖价高?西瓜后期价格行情走势如何?还会跌价吗?下文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目前西瓜多少钱一斤?
河北省:河北石家庄市新乐市西瓜1.4元/斤;河北邯郸市丛台区西瓜1.5元/斤;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西瓜0.8元/斤;河北邯郸市大名县西瓜1.95元/斤。
江苏省:江苏徐州市睢宁县西瓜1.8元/斤;江苏徐州市贾汪区西瓜2元/斤;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瓜2元/斤;江苏盐城市东台市西瓜1.55元/斤;江苏盐城市大丰区西瓜2元/斤。
安徽省:安徽宿州市_桥区西瓜2元/斤;安徽宿州市砀山县西瓜0.97元/斤;安徽宿州市萧县西瓜1.2元/斤。
山东省:山东青岛市即墨区西瓜2元/斤;山东潍坊市坊子区西瓜1.7元/斤;山东潍坊市寒亭区西瓜1.25元/斤;山东潍坊市寿光市西瓜0.9元/斤;山东济宁市鱼台县西瓜0.45元/斤山东日照市莒县西瓜1.06元/斤;山东济南市莱芜区西瓜1.5元/斤;山东临沂市平邑县西瓜1.25元/斤;山东临沂市沂南县西瓜0.6元/斤;山东临沂市沂水县西瓜0.8元/斤;山东临沂市费县西瓜1元/斤;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西瓜1.5元/斤;山东聊城市冠县西瓜1.45元/斤;山东聊城市莘县西瓜1.05元/斤;山东菏泽市定陶区西瓜1.9元/斤;山东菏泽市曹县西瓜2元/斤。
河南省:河南开封市祥符区西瓜1.28元/斤;河南开封市通许县西瓜1.11元/斤;河南濮阳市南乐县西瓜1.18元/斤;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西瓜1.27元/斤;河南商丘市睢县西瓜1.5元/斤;河南周口市太康县西瓜1.1元/斤;河南周口市扶沟县西瓜0.56元/斤;湖北襄阳市宜城市西瓜0.48元/斤;湖北荆州市公安县西瓜0.6元/斤。
备注:以上西瓜价格报价均来自惠农网供应大厅产地行情报价,仅供参考,西瓜价格波动会受到行情、产区、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实际价格以各地的实时最新报价为准。
2022年西瓜为何卖价高?
1、天气影响
2022年西瓜的卖价高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原因就是气候因素,今年的雨水量相对偏少,温度比较适合西瓜生长,西瓜的果肉饱满、甜度提升,质量普遍较高;部分地区受天气影响,西瓜产量比起去年差不多减少一半,所以这卖价自然就高了。
2、种植面积减少
据相关信息了解到,受2021、2020年西瓜价格快速下跌的影响,农户种植西瓜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很多,纷纷种起了其它菜,所以2022年大棚西瓜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而随着天气升温速度较快,百姓对西瓜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大棚西瓜在露天西瓜上市之前,涨价速度还是很快的。
3、越南西瓜出口受阻
据了解,今年以来由于越南西瓜出口受阻,对中国市场的供应量减少,这也导致我国西瓜价格普遍上涨,当前国内西瓜涨价很明显,高品质的西瓜批发价已从3月初的每公斤五六元涨到了现在的七八元,价格上涨幅度接近40%。
另外,油价上涨,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加上种植面积少,西瓜销售终端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云南本地西瓜的批发价格普遍保持在每公斤五六元。
西瓜后期价格行情走势
据相关人士介绍,4月份之后,随着露天西瓜开始慢慢上市,价格估计会出现小幅度的下降趋势。
特别是六七月份正是露天西瓜扎堆上市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炎热,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旺季,这种情况西瓜价格自然也会下跌。
从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2022年西瓜卖价高,跟雨水少,种植面积少,出口受阻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如果大家想买到便宜些的西瓜,可以去批发市场上买,这样不但实惠,还能买到新鲜西瓜,口感也更好。
上面小编给各位详细介绍了几个省份的西瓜批发价格,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购买。
不过后期到了六七月,很多西瓜上市后,价格还是会慢慢降下来,想吃西瓜的朋友,如果觉得现在价格高,也可以缓缓再买。
中信证券:维持鲁西化工(000830.SZ)“买入”评级 目标价32元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1菜比肉贵?透视近期蔬菜涨价背后
“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 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了!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人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才能留住顾客。
批发商收不上货 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翻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能抢到多少就收多少”。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但卖的价格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受9月中下旬以来北方蔬菜产区连续降雨影响,蔬菜生产力尚未恢复,一些地方的蔬菜因为被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烂心损伤,产量明显下降。”何晓杰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此外,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不少蔬菜批发商预测,随着天气转晴,蔬菜运输恢复正常,菜价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往年正常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2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昨天有网友爆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像话了。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
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
一是季节性因素。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结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
2022年聊城油价调整(3月3日)聊城天然气价格调整2019
智通 财经 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鲁西化工(000830.SZ)主要煤化工产品维持景气高位,盈利能力持续上行,维持2021-23年EPS预测2.63/2.81/2.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7/7倍。目标价32元,对应2021年12倍PE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公司2021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687%,再创 历史 新高。 上半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收入、盈利占比约七成,丁辛醇等产品价格上涨推升公司盈利。根据该行模型跟踪,进入Q3后预计公司业绩延续Q2上行趋势,下半年有望维持高盈利水平。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中长期规划成长空间较大。
公司Q2业绩再创新高。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4.7亿元,同比增95%,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1064%;其中2021Q2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103%,环比增33%,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687%,环比增63%。公司2021Q2单季度业绩继续创 历史 新高,主要由于丁辛醇等煤化工产品景气高位,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上半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收入、盈利占比约七成,丁辛醇等产品景气高位。 2021年上半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收入占比68%,毛利占比73%,毛利率同比提升19pcts;根据子公司口径数据,其中丁辛醇+己内酰胺、尼龙6+聚碳酸酯子公司净利润占比67%,公司化工新材料收入、盈利占比均七成。上半年丁辛醇需求旺盛,叠加去年底海外产能不可抗力等因素,丁辛醇产品景气维持高位,上半年公司多元醇净利润15.4亿元,占比59%,是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
此外,公司DMF、己内酰胺、尼龙6、聚碳酸酯等产品均维持较好盈利水平。2021Q2公司主要产品聚碳酸酯、己内酰胺、尼龙6、丁醇、辛醇实现均价为27032、13464、14030、13744、14609元/吨,同比分别提升98%、43%、32%、160%、127%,环比分别提升29%、8%、7%、28%、17%。根据该行的鲁西化工每日产品价格模型业绩测算结果,进入Q3后预计公司业绩仍然延续Q2向上的趋势,该行预计公司下半年业绩有望继续超市场预期。
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中长期成长可期。 公司2020年底公告拟投资建设60万吨/年己内酰胺 尼龙6、120万吨/年双酚A、24万吨/年乙烯下游一体化项目,投资合计约140亿元,此外还有高端氟化工项目等,预计项目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扩张近一倍。截止2021年中报,乙烯下游一体化、双氧水项目转固投产,高端氟化工一体化项目进度85%,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工程进度10%,公司在建项目稳步推进。中长期来看,根据聊城市政府官网披露,鲁西化工园区作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化工园区,远期具有100万吨PC、100万吨MDI等项目规划,大股东转变为中化集团之后,该行看好公司长期在新材料领域发展布局。
风险因素: 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全球疫情防控不及预期的风险,化工产品景气下滑的风险。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2022年聊城油价调整如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调价信息,自2022年3月3日24时起,我省汽油、柴油最高批发、零售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60元和255元。调整后我省各标号汽、柴油最高批发和最高零售价格及有关事项见附表。
山东省成品油最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表
备注:
1.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供国家储备用汽、柴油价格分别为每吨9995元和8950元。供渔业、林业、农垦用汽、柴油供应价格暂按供国家储备用油价格执行。
2.表中所列价格为国VI标准的汽、柴油价格。
3.车用乙醇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按照同标号汽油最高零售价格执行。
4.表中价格包含消费税、增值税以及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5.其他相关价格政策按国家发展改革委《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和我省现行价格政策规定执行。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调价信息,自2022年2月17日24时起,我省汽油、柴油最高批发、零售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调整后我省各标号汽、柴油最高批发和最高零售价格及有关事项见附表。
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那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1张晶表示,近期蔬菜价格反常跳涨主要是受降雨、低温影响。今秋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10月份以来,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总体菜价也呈现跳涨。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销商告诉记者,从9月末开始到整个国庆假期,虽然北京地区降雨总量并不是很大,但是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降雨量很大,多地菜田被淹。露地种植的蔬菜,以前是机械采收,现在由于积水只能人工采收。比如山东德州禹城是10月份北京市场上芹菜的主要供应地,收购车辆因田野积水到不了地头,需要人工外运。蔬菜采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价格随之上涨。
最近,经常买菜的消费者会感觉到,菜价明显贵了。“国庆假期以来,全国蔬菜价格跳涨明显。”近日,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黄瓜、西葫芦、白萝卜和菠菜均价较上月分别上涨65.5%、36.3%、30.7%和26.5%,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而各地地产蔬菜大量上市,北菜南运规模进一步缩小,且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因而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现小幅下行趋势。今年蔬菜价格为何反常跳涨?
“以往这个时候,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兰花主要来自河北廊坊、邯郸。今年廊坊、邯郸西兰花被雨水浸泡,不能满足北京市场需求,商户就从宁夏银川大量采购。现在新发地商户每天从宁夏采购十几个货柜的西兰花。”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最近由于雨水浸泡烂在了地里,目前只有辽宁有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价格于是大幅攀升。好消息是,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耐储运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菜价受气候影响出现跳涨,后期供应有保障吗?
张晶表示,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延期影响主要是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有的甚至直接损失了上市量。展望后市,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刘通表示,按照常年正常规律,9月末以后,蔬菜供应地将南移。从产地反馈消息看,南方产区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蔬菜能按期正常上市,夏秋季蔬菜供应地转换的衔接基本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
对于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张晶预测,“后期蔬菜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行,尤其是受灾产区部分品种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待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后,菜价或将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2“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
批发商收不上货,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涨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卖价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可能导致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雷凌2021款自动挡落地价多少钱?
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
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
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1“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
批发商收不上货,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涨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卖价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可能导致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为什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2最近,经常买菜的消费者会感觉到,菜价明显贵了。“国庆假期以来,全国蔬菜价格跳涨明显。”近日,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黄瓜、西葫芦、白萝卜和菠菜均价较上月分别上涨65.5%、36.3%、30.7%和26.5%,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而各地地产蔬菜大量上市,北菜南运规模进一步缩小,且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因而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现小幅下行趋势。今年蔬菜价格为何反常跳涨?
张晶表示,近期蔬菜价格反常跳涨主要是受降雨、低温影响。今秋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10月份以来,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总体菜价也呈现跳涨。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销商告诉记者,从9月末开始到整个国庆假期,虽然北京地区降雨总量并不是很大,但是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降雨量很大,多地菜田被淹。露地种植的蔬菜,以前是机械采收,现在由于积水只能人工采收。比如山东德州禹城是10月份北京市场上芹菜的主要供应地,收购车辆因田野积水到不了地头,需要人工外运。蔬菜采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价格随之上涨。
“以往这个时候,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兰花主要来自河北廊坊、邯郸。今年廊坊、邯郸西兰花被雨水浸泡,不能满足北京市场需求,商户就从宁夏银川大量采购。现在新发地商户每天从宁夏采购十几个货柜的西兰花。”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最近由于雨水浸泡烂在了地里,目前只有辽宁有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价格于是大幅攀升。好消息是,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耐储运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菜价受气候影响出现跳涨,后期供应有保障吗?
张晶表示,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延期影响主要是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有的甚至直接损失了上市量。展望后市,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刘通表示,按照常年正常规律,9月末以后,蔬菜供应地将南移。从产地反馈消息看,南方产区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蔬菜能按期正常上市,夏秋季蔬菜供应地转换的衔接基本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
对于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张晶预测,“后期蔬菜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行,尤其是受灾产区部分品种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待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后,菜价或将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全国蔬菜都在涨,一夜间上海青菜价格翻倍,究竟发生什么?
特别是在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当下,油价就显得更加昂贵,很多车主在加油的时候又会有些抱怨,这也体现了一款车的油耗水平对后期使用成本的影响,毕竟省钱才是硬道理。买车时自然要对中意的车型有基本的了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类车型中的一员——雷凌2021款TNGA1.5L进取版,然后再为大家算一算它的落地价。
这款车尺寸是4640/1780/1435mm,轴距是2700mm,车侧给人一种十分运动的感觉,整体在视觉上显得比较流畅,让人跃跃欲试想去驾驶它。
功能配置方面,雷凌配备前排侧气囊、主/副驾安全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等四项安全性配置。另外,该车还配备了上坡辅助、车内PM2.5过滤装置、全车车窗一键升降等四项舒适性配置。
动力方面,雷凌配备了1.5LL3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9kw,峰值扭矩为148牛·米,匹配了无级变速箱,工信部综合油耗5.1L/100km。底盘方面,该车悬架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并采用了前置前驱的驱动形式。
来看看大家关心的落地价,雷凌的入门版本2021款TNGA1.5L进取版的官方指导价为113800元,目前聊城市部分经销商有最高12000元左右的优惠,所以这款车型的终端价格为101800元,购置税和车船税等必要花费10809元,再加上商业保险5189元,最终的全款落地价为117798元。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