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油价上调还是下调-这周油价是涨还是跌
燃油价格迎来年内第7次下跌,燃油价格下降了。这个对于燃油汽车车主来说是好事啊,虽然下降的幅度不大,也就几毛钱。但不要小看这几毛钱,加满一箱油可能只能省个10块钱左右多次下跌也让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下降了不少。
油价的变化,说明现在传统的能源行业仍然是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的,短期内,想完全淘汰是不太可能的,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仍然在工业发展与社会生活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不是一个能源结构调整就能快速改变的。这个需要时间,这个时间起码是5~10年,也就是说2030年之前想要在社会生活领域完全淘汰燃油这个东西,那不可能的,能够在2030年左右实现燃油汽车,逐渐退出居民日常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
买新能源汽车的也不必焦虑,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并不会因为燃油汽车所使用的燃油价格变化而有所变化,充电充一次,就是那么多钱,电价基本是稳定的。它不会有特别大的调整燃油汽车的,车主发现油价下降了也可以更放心的使用燃油汽车了,因为现在我国的这个交通道路网络相对还比较复杂,崎岖的山路以及各种不正常的道路仍然有很多,单靠纯电驱动的汽车,可能有些地方没有办法适应燃油汽车仍然是很重要的。
就算是现在想买新汽车,买个燃油汽车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燃油的价格是照以往高出了一些,但是没有关系,燃油汽车有各种各样的优点。现在10万以内的人有汽车有很多种选择,油耗也不高,平均6个油到8个油基本就差不多了,百公里行驶成本基本就是在50块钱左右,应对崎岖的山路以及跑长途的需要还是非常有用的,纯电汽车必定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
油价大幅下调的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美元处于高位、国际形势比较动荡,影响油价除了供需关系,还有地缘政治,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油价剧烈波动,难以预测,国际油价可谓是大幅降价。
自从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水涨船高,国内油价在六七月份曾一度达到巅峰,逼近10元大关,经历十几连涨。但是随着美国调息等一系列政策的施行,未来的油价或将再次大跌!这不,好消息马上传来了,下面由我为大家具体说一说:
一、导致油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全球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衰退,导致成品油消耗下降。通俗地讲,就是各行各业都比较萧条,对原油、成品油的消耗量降低,需求疲软,供大于求,势必会引来降价。
2、美元处于高位
导致国际油价承压下行,再叠加12月美联储加息概率较高,也对国际原油价格构成影响。
3、国际形势比较动荡
国际形势比较动荡,市场不确定性上升,对未来油价走势预期不佳,观望气氛较浓,也对原油市场不利。
国际油价可谓是大幅降价,过去三周之内,国际油价价格不断下跌,下跌幅度甚至已经超过了15%,美国的原油价格更是从顶峰的100美金一桶跌至84美元一桶。还有2023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9美元,收于每桶86.88美元,跌幅为0.10%。
二、那么本轮油价下跌,主要受到哪些因素?首先分析大致有以下5点
1、是因为全球经济下滑严重,新冠肺炎的海外疫情继续恶化,导致经济活动显著放缓,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2、需求量变化莫测的今年的国际纷争局势,是导致2022年油价高涨的根本原因,一件东西达到最巅峰的时候它势必会褪去色彩回归平常。
3、沙特发动价格战,几大产油国表示要扩大生产,参与市场份额竞争。原油产量和库存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压低了油价。
4、沙特、俄罗斯、美国是全球三大原油出口商,俄罗斯更是欧洲等地的主要燃油原产地。凭借地域的优势,俄罗斯具备专门的燃油运输管道,从而缩减运输到欧洲的交通成本。
5、受到欧盟达成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以及美联储降低加息力度的影响,国际油价在亚盘时间段维持上涨走势,围绕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的决定可能会给原油市场造成供应下降,支撑了油价。
低油价对我们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这轮国际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供大于求,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我们本可以从油价下跌中受益,但由于疫情原因,国内供大于求。综合来看,油价继续下行的概率较大,有车一族又可以任性驰骋了。短期来看,原油价格会在80-100美元之间波动,但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长期来看油价会持续走低。
汽柴油价近几天是_还是降?
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有媒体报道:“截至5月3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21美元,收于每桶69.46美元,跌幅为4.42%;7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41美元,收于每桶73.54美元,跌幅为4.43%。”
国际油价闪崩,在我看来主要是以下四方面因素影响:
首先是原油需求的减弱。随着新能源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的强势崛起,购买汽油车的受众在进一步减少,这也使得国际原油需求减弱。当供大于求的时候,油价下降也是必然的。
我身边的朋友,平均每4个开车的人中有1个是驾驶电车的。而且长期来看,电车或许有可能会进一步替代燃油车。之前欧盟不是就提出要在2035年开始停止销售燃油车,加大普及电车的计划嘛!虽然不太现实,但这也间接表明电车取代燃油车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是产油国产油量的增加。在前面我们也说过原油的需求已经逐年在减少,按道理来说这个时候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也应该对应削减。可类似于沙特这样的产油大国,为了保障财政的收入,打破了先前签订的“减产协议”,不仅不减产反而加大石油产量的生产。
另外,俄罗斯因为担心石油产量减少,国家经济难以维持,还让美国获利(美国也是石油一大生产国),干脆也不减产了。虽然销售欧洲受到限制,但是他最终找到了中转站,通过“中介”进行售卖,销量不减反增。
还有就是价格泡沫。当下的国际社会形势极度不稳定,社会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中东地区战乱不断,西方内部的不和谐等,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石油价格进一步萎缩。国家资金都在进一步拢缩,用于保障社会的运行,其他项的支付在对应减少。
最后就是美联储的激进加息。为了缓解美国国内危险的经济形势,巩固美元地位,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目前仍未看到加息结束)。美联储加息导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邓银行的破产,银行挤兑引发流动性危机。
而作为风险性质产品,石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叠加市场需求减弱,导致了原油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同时由于美联储是否进一步加息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购买情绪低下,因此油价何时能够回升也是个未知数。
油价下降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进口石油的成本,当然我们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减少了。但是油价下降也会使得与之关联的产业链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对中石化、中石油会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来看,油价下跌仍将继续,回到5元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近几天汽柴油价格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是相对的,上次3.4日调价是以96.8为基准计算,3.4日以后油价大幅涨价到130,中国油价以10天平均价和上次的涨幅相比计算,前面4天换算涨价1200每吨,后面第五天大幅下跌,但是还有110元每桶,6天平均换算下来还是上涨800每吨,后面还有4天不可能跌太多的。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国际油价涨跌与国内油价涨跌是必然、即时正相关的。其实不然,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国际油价是一个笼统的表述,而且很多时候他只是一个样本参考值。国家石油贸易中的进出口国家、市场买卖主体、交易品种、交易类型、交易地点千差万别,纷繁复杂,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反映、准确反映所有石油交易的所谓国际油价,我们一般所谓的国际油价其实是全球几大石油交易市场的指数价格。就好比大家常常看到的各大城市商品房均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反映了当前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但是跟大家具体买房的价格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第二,最为关键、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家目前知道的国际油价涨跌都是现货价格和当前期货价格的涨跌。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影响价格的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现货价格,而是长期协议价格。这是油气贸易中的一个基本常识,基本模式,对于理解油气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原因非常重要。在国际油气贸易中,长期协议的时间会长达一二十年,长期协议采购量也占据了当期采购量的绝大部分。大家可能会以为,这不是很傻吗,把自己套牢这么长的时间,时间越长风险越大。其实不然,石油、天然气、煤炭是当前社会中最基础的能源商品,在经济学里这是必需品,也就是说缺乏需求弹性的,价格的涨跌在短期甚至中期内,对需求的影响很小,因为离不开它们,所以为什么不管油价涨跌,大家都没有说不去加油、不开车、不出行呢。因此,相比于价格波动,确保能源安全供给是更重要的。再从生产端来看,石油、天然气、煤炭都是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生产行业,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相比于煤炭还有一个更突出的特点,就是油井、气井一旦打开,生产是没法中断的,不管价格如何波动,短期内生产规模都很难扩大或者缩小,这就是经济学里所说的,供给也是缺乏弹性的。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还有一个照付不议合同,典型地反映了在缺乏供给弹性的情况下的贸易模式,一旦签订照付不议合同,你就必须按照这个量提货、付钱,除非双方协商一致增加或者减少交易量。因此,参照会计学存货成本计量的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我们现在用的石油,其成本价格是几年、乃至十年前就已经锁定了的,现在相对低位采购的长协石油的成本要体现到几年乃至十几年以后去。
第三,大家说一直下跌的国际油价这是原油价,仍然在涨的国内油价这是成品油、燃料油价。从国际原油到国内成品油、燃料油还有很多生产环节和交易环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