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暴跌后市怎么样-国际油价在跌国内在升?
近半年来原油节节攀升,表现冠绝大宗商品。然而不过一个月,美油就抹平年内全部涨幅,跌入技术性熊市,还创下最长连跌纪录,为何油价牛熊转换这么快?熊真的来了吗?
之前还是牛冠商品的王者,眨眼便从指标上跌入了“熊市”概念区域,从直冲云霄到坠落谷底,周期不过短短一月,原油的牛熊转化令人猝不及防。其中WTI原油日线十连阴,创下34年最长连阴记录,更令市场瞩目。
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主要因为品种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多,市场体量庞大,周期性趋势性较强。短期内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
油价跌入技术性熊市
10月3日,美油和布油双双创下76.90美元/桶和86.74美元/桶的四年新高,时隔一个多月后的11月9日,美油和布油最低下探至最低59.26美元/桶和69.13美元/桶,较前期高点已经跌去超过20%,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美尔雅期货能化分析师黎磊表示,造成本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原油市场处于库存升、价格跌的周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7周大幅增加,超过5年均值水平,油价在库存压力下转头下跌。
二是美国在正式制裁伊朗后,豁免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最大的利多因素消失,促使油价加速下跌。三是IMF预测主要原油消费国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带动原油需求减弱,中长期油价面临较大压力。
11月初调查数据均显示,10月OPEC产量环比增幅高达40万桶/日。同时,俄罗斯10月产量再创新高,环比增加5万桶至1141万桶/天。
“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的忧虑导致原油延续弱势。”前海期货分析师唐伟表示,美国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的靴子落地,搭配豁免条款的制裁措施显得成色不足,而在供应端,一些主要产油国在压力下大幅增产以弥补可能的缺口,两者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短期反而导致了供应可能过剩的担忧。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指出,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正处于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日产量超过3300万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连续阴跌少见多怪
10月29日至11月9日,WTI原油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11.37%。雷菲尼蒂夫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十个交易日下跌,为1984年7月以来最长跌势。
事实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例如,文华财经数据显示,WTI原油主力连续合约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4月4日,日线9连阴。6连阴、7连阴更是多次出现。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表示,不同于其他商品,原油供需基本面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明显偏低。美元强弱、地缘政治、OPEC政策等均会对油价产生明显影响。造成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油价脉冲式上涨之后的冲高回落;二是OPEC减产协议失败之后对于原油供应边际上大幅增加的悲观预期;三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于原油需求的冲击。唐伟表示:
“原油市场体量庞大,参与者众多,市场价格充分竞争,趋势性表现强。”
11月11日,OPEC监管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讨论12月及2019年可能的减产措施。尽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减产协议,但会议前各石油部长释放出的信号,以及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在会后表示,12月沙特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将比11月减少50万桶,堪堪稳住了油价的跌势。
截至11月12日17:40分,美油上涨0.78%;报60.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则上涨1.24%,报71.04美元/桶。唐伟说:
“原油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带来的供应紧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美国、巴西、中国等非OPEC+会议成员原油产量的提升,OPEC+减产会议影响的边际效应在下降。由于供应端的保障,未来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黎磊表示,减产协议名存实亡,减产执行力主要看沙特和俄罗斯。从今年4月份开始,产油大国的减产执行力度出现松动,沙特、俄罗斯原油产量分别增加61万桶/日、39万桶/日,减产协议名存实亡。
沙特和俄罗斯是减产协议的主力军,如果两国重新执行较高的减产执行率,而不是靠伊朗、委内瑞拉等被动减产支撑,原油市场将重新进入降库存、再平衡的阶段,使价格超过产油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熊来了吗
当前市场,对于原油进入熊市的声音日渐高涨。目前持油价跌入熊市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油价相比于10月份高点跌幅超过20%。二是近期WTI、Brent远期曲线已经由Back转变为Contango结构(远期升水),这通常被认定为原油市场熊市的特征之一。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认为,油价下跌只是挤出风险溢价,冲高回落。由于OPEC对于供应端的调控,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并未真正进入下行通道,而是重回震荡区间。陈栋认为,油价目前处于中期调整的阶段,是对于2017年6月以来的上涨作出的阶段性回调行情。
短期而言,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外盘油价WTI或继续走低至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或继续下探至65美元/桶,国内原油期货1812合约也将面临继续走低的风险,短期关注475-485元/桶的区间支撑。
中期来看,随着北美需求取暖油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中东地缘因素的再度光临,未来油价存在上涨的积极因素,中期油价存在反弹的动力和预期。唐伟表示:
“12月的OPEC+会议大幅收紧供应的概率不大,同时增产的概率更小。宏观经济表现对价格影响较大,预计原油后市震荡偏弱,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相关报道>>>
油价入熊新兴市场有喜有忧 OPEC会否减产下月见分晓
成品油价或本周五下调 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油价迎来年内“第七跌”95号汽油有望回归“8元时代”
国内成品油下调窗口再次开启,在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疫情继续蔓延,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在负值内不断加深,8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8月23日24时,国内汽油、柴油零售限价迎年内第三次下调,其中汽油、柴油将分别下调250元/吨、245元/吨,折升价,92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下调0.2元、0.21元,为年内最大跌幅。记者采访获悉,青岛92号汽油每升降为6.83元,进入6元时代,0号柴油每升降为6.48元。
根据油价调整规则,国内成品油下调随着国际油价下调幅度而变化。“本计价周期内,国际疫情继续蔓延。在市场担忧需求将会降低的大背景下,美联储释放悲观预期,不仅担忧通胀走高,而且增强了缩紧货币的预期。大宗商品与股市承压调整,欧美原油价格持续下行。”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徐娜分析,由此,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负值内不断加深。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介绍,国际油价连续七日走跌,创年内5月24日以来新低
调价周期内,市场对原油需求下降、供应增加的担忧情绪加剧,油价持续下跌。需求方面,新冠肺炎变异病毒德尔塔加速扩散,为防控疫情,多国重启出行限制措施,交通燃料需求疲软。供应方面,“欧佩克+”本月起放松减产力度,每日增产40万桶,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9月美国页岩油产量将增至去年5月以来最高。供需两端均为利空,投资机构忧虑情绪升温,市场出现抛售,纽约WTI原油非商业多头持仓量已降至今年最低,油价因此承压。美元指数涨至去年11月以来最高,也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造成打压
多重因素叠加,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8月9日至8月20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5.98%。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下调。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也创下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对应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下调250元、245元,折升价92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下调0.2元、0.21元。
国际油价走势不济,打压国内成品油操作积极性,叠加主营持续下调集采指导价,成品油市场交投面被悲观氛围持续笼罩。尤其是汽油市场,虽然8月份国内汽油仍处于消费旺季,但因部分地区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影响,加油站及中间用户多保持谨慎观望心态,市场投机操作氛围持续低迷,此外北油南下资源量增加,尤其是高标号汽油下海量增加明显,市场供应充裕情况下,市场竞争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当前山东地区92号汽油下海价在7100元/吨附近,95号汽油下海价在7250元/吨附近。卓创资讯分析师告诉风口财经记者,低价冲击+贸易商抛货,南方汽油价格震荡回调,当前华东主营92号车单成交价多在7500元/吨及下方,按照资源流入情况看,后期华东主营单位汽油价格仍有继续回调空间。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总体来看全球经济及原油需求复苏进程较为确定,“欧佩克+”近日报告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同时维持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但新冠变异病毒的持续蔓延,将对油价运行带来扰动,短期内油价将呈现震荡
“后市来看,原油在经历了持续大幅度的下挫后,油价或寻求支撑,预计原油将有一个筑底的过程,短期或逐渐趋稳震荡。”金联创分析师王延婷分析,但新一轮变化率仍以负向开端,且幅度较大,对后期行情打压依然较为明
“尽管国际油价已处三个月低点位置,但短期仍然难言乐观,避险情绪蔓延将促使油价继续下行探底,但短线来看60美元附近仍存支撑。”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分析,单就目前的国际油价来看的话,下一轮调价周期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仍为下调预期,零售端有望迎年内首次连跌,目前下调幅度暂为240元/吨左右。
预警!油价掉头猛跌,猪价、蛋价涨跌倒挂,玉米即将迎来暗黑期!
国家发改委9月21日消息显示,自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下调290元和280元,短暂反弹之后,油价迎来年内“第七跌”。此外,机构认为,本轮油价调整落地后,95号汽油有望全面回归“8元时代”。
新一轮调价周期内,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全国平均价格折合之后每升分别下调0.23元、0.24元和0.24元。以50L油箱容量普通私家车为例,此番降价之后,车主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约11.5元。
上一轮调价结束了此前国内油价连续5轮下调的局面,已进行的17轮调价呈现“十一涨六降”格局。此前的“六降”分别是:第7轮(4月15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545元、530元;第12轮(6月28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20元、310元;第13轮(7月12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60元、345元;第14轮(7月26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00元、290元;第15轮(8月9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125元;第16轮(8月23日24时)调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205元、200元。
上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9月6日24时)开启后,国际油价一波三折——先是连续两天大跌,WTI原油期货甚至直逼80美元/桶大关。彼时中宇资讯分析师李佳颖表示,市场关注点再度受到经济衰退风险加剧或抑制需求吸引,加之美国API原油库存录得意外大增,市场对原油需求的担忧使得国际原油再次遭遇跳水式大跌。
此后几个交易日国际油价连续大涨,而在上一个卓创成品油批发指数的计价周期内(9月13日-9月16日),国际原油价格又呈震荡走势,国内测算的原油变化率由此在负值范围内运行。
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珊表示,原油市场供应前景不确定性依旧较大,俄罗斯原油供应或将减少的预期一度为油价提供强劲支撑;但欧美加息预期下,全球经济放缓忧虑令油价承压,与此同时,当前美元指数已创下近20年新高,导致油价利空压力加重。
截至北京时间9月21日凌晨收盘,WTI原油期货跌1.49%,报84.4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5%,报90.62美元/桶。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本周(9月19日-9月23日)来看,成品油零售限价下调预期将笼罩市场,施压成品油批发价格,同时需求缺乏支撑,批发价格重心或继续以震荡下行为主。另外,进入中下旬主营单位资源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解,考虑到销售任务主营单位挺价意愿或将转弱,成交价格或继续松动。
展望后市,市场仍存分歧。卓创资讯预计当前计价周期,也即9月19日-9月23日,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指数或呈震荡下行走势。
隆众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李彦指出,欧洲能源供应问题仍在,且10月取暖季开始后将更为明显,国际油价仍面临上行风险,预计下一轮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概率较大。金联创成品油分析师王延婷则认为,由于短期内国际原油走势依然较为震荡,新一轮成品油价下调概率依然较大。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导读大家好,今天是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七,随着元宵节告一段落,人们的生活回归正常,学生返校,各行各业陆续开工,市场购销也全面恢复,农产品价格呈现震荡调整的走势!而在成品油市场,油价掉头猛跌,那么,市场发生了啥?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成品油市场:
在成品油市场,众所周知,2月3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10元以及200元/吨,折合普通汽柴油价格上涨0.16~0.18元,其中,在全国各省市,普通92号汽油价格涨至7.7~7.9元/升左右!
但是,随着油价调整窗口期的到来,进入本周,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开启,受此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国内三地原油变化率“负值”开端,原油变化率维持在-6.39%,国内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跌320元/吨,折合每升下调0.24~0.29元!
油价掉头猛跌,但是,从国际原油市场来看,由于多空博弈加剧,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维持现有产能表现,叠加,市场对于国内经济恢复看好情绪,虽然,受美联储加息抑制通胀以及欧美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原油市场难以呈现一边倒的走势,最近几日,国际原油价格止跌走强,截止发稿前,美国轻质原油价格涨至73.95美元,而布伦特原油涨至80.76美元!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油价跌势或将减弱,但是,本轮计价周期,油价下调概率较大,新一轮调价时间出现在2月17日24时!
畜禽市场:
如今,油价掉头猛跌,而在生猪以及鸡蛋市场,最近几日,猪价、蛋价涨跌倒挂,其中,猪价止跌上涨,而蛋价却冲高回落,市场走势明显分化!
其中,在生猪市场,2月7日,猪价冲低回调,价格呈现3连涨的走势,生猪均价涨至14.15元/公斤,环比昨日上涨0.19元/公斤,市场涨势有所扩大,国内南北地区,猪价全面上涨,涨幅维持在0.05~0.4元/公斤左右!其中,全国生猪均价与重庆、辽宁地区(14.15元/公斤)齐平,猪价最低出现在新疆,生猪均价13元/公斤,最高出现在福建,生猪均价14.85元/公斤!南北主流地区,生猪均价徘徊在14~14.8元/公斤,区域猪价价差并不明显,生猪以及白条猪缺乏区域调运的基础!
据“发哥”消息,受1月30~2月3日当周猪粮比值降至4.96:1,猪价过度下跌预警升级,未来几日,华储网以及地方性猪肉收储或将同步开启,受收储预期增强,生猪市场看涨情绪转浓,猪价有震荡偏强的走势!
但是,对于收储,是否能够持续提振猪价,各方观点分歧!
一方面认为,由于猪价偏低,生猪亏损较大,随着“发哥”收储,猪价或将迎来“由弱转强”的拐点,虽然,上涨道路曲折,但是,趋势或将偏强;
另一方面认为,官方收储短暂提振市场情绪,但是,猪价的走势仍将根据市场基本面来定,由于部分机构认为,猪价仍未见底,目前游资观望情绪较高,由于母猪存栏去年5月份开始回升,按照10个月的生长周期,进入2~3月份,生猪供应理论逐月增加,叠加,去年末生猪存栏高达4.53亿头,去除母猪存栏,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规模或近4亿头,虽然元旦春节市场生猪集中供应,但是,年后生猪出栏压力依然不减,叠加,消费进入淡季,因此,猪价仍有进一步触底的风险!
而在鸡蛋市场,随着元宵节的临近,国内二三级市场集中备货告一段落,叠加,市场对于蛋价仍有下行的预期,食品厂补货节奏放缓,年后消费跟进表现一般,居民家庭需求偏差,集团化需求恢复缓慢,下游鸡蛋走货逐步放缓,养殖端随行就市,出货难度有所增加!
虽然,目前,国内经产蛋鸡存栏水平偏低,但是,由于新开产蛋鸡规模逐步回升,而年后肉禽消费低迷,养殖端老鸡淘汰节奏放缓,市场鸡蛋供应略有回升!因此,受多空因素博弈,目前,产销市场蛋价逐步跌至4.4~4.46元/斤,相比元宵前4.58元/斤的高点,价格有0.1~0.2元/斤的下滑!
短期内,由于多空博弈,受鸡蛋产能维持偏弱的趋势,叠加,消费需求整体偏弱,价格或将维持底部震荡的走势,未来几日,猪价偏弱调整的预期较浓!
玉米市场:
在玉米市场,年后玉米价格偏弱运行,一方面,深加工企业挂牌收粮,但是,补库积极性一般,毕竟,饲料企业以及深加工企业年后库存消耗居多,对于后市看跌的情绪较浓,补库积极性偏弱;另一方面,近期,北方多地气温明显回升,华北以及黄淮地区,部分玉米产区最高气温突破15℃,天气转浓,玉米返潮现象增多,基层售粮积极性改善,山东地区主流深加工企业连续多日玉米上量维持在千车左右,基层上量增加,企业不断压价,现货玉米价格偏弱运行!
不过,随着玉米价格的走低,华北以及黄淮地区,基层农户惜售情绪转浓,叠加,贸易商前期入库成本较高,玉米购销多以随收随走为主,企业上量减少,按车报价的情绪下,多地玉米加工企业挂牌报价止跌偏强!
个人认为,短期内,现货玉米价格或将维持震荡偏弱的走势,不过,玉米市场也将迎来“暗黑期”,3月份,现货玉米下行风险或将大幅提升!
一方面,坊间传闻,3月份,定向稻谷重启拍卖,由于价差的缘故,这或将加剧饲料企业采购低价稻谷,减少玉米采购的规模,利空于玉米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年后基层玉米存粮宽松,进入3月份,随着南北地区天气转暖,东北地区积雪消融,玉米储存难度陡增,潮粮变现节奏加快,叠加,开春在即,东北农户有变现购置农资的需求,基层余粮或将集中上量,玉米卖压风险来袭,低价粮源也将不断南运,对于国内现货玉米或有明显的冲击!
预警!油价掉头猛跌,猪价、蛋价涨跌倒挂,玉米即将迎来暗黑期!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