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来的油价-历年油价一览表查询

石油石化板块的个股本来波动不是很大,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大蓝筹个股。

而油价的上涨和下跌主要还是由原油成本的升降决定的,所以售价的提高实际上是成本的的影响,对其利润影响不是很大。

加上中国的油价是政府定价、汽油的库存等又对价格影响有限,石油相关公司的炒作预期也强不起来。

中石油股价和国际油价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原油价格的分析上,主要需要关注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息:供给、需求及库存。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来自于分析中一般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要素: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经济增速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事件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势的影响。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每周三EIA(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美国能源情报署)会在美国东部时间早10:00公布库存报告,市场的关注重点在商业库存上,通过商业库存量来预测原油的价格走势。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汇总表

矿产产量、产值和消费

中国石油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中石油股价会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它们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国际油价上涨,中石油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上涨,国际油价下跌,中石油进口成本减少,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下跌。

但是,也会受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中石油股价走出独立的行情,比如,国际油价下跌,但是国内出台一些汽车优惠政策,促使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带动国内石油需求量增加,刺激股价上涨,或者,国际油价上涨,但是国内石油开采量增加,减少对国外的原油进口,从而可能会导致中国油价上涨幅度不是很大,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下跌的可能性,中石油股价也跟着出现下跌的可能性。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股价的价值就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国际油价连续2日暴跌,那国内油价还会上涨吗?

世界矿业产值中占大部分的是燃料矿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的世界原油产量为:2000年6720万桶/日;2001年6675万桶/日,比2000年下降1%;2002年6543.6万桶/日,比上年又下降2.0%;2003年6850.7万桶/日,比上年增长4.7%;2004年7099.3万桶/日,比上年增长3.6%;2005年718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1%。天然气产量2001年增加1.7%,2003年增长3.4%。有统计资料称,1999~2004年世界油产量平均年增近2.5%。世界海区油产量及其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例一直在上升。2003年海区油产量达12.57亿吨,约占总产量的34.1%(2002年占34%),而1992年只占26.5%。2003年海区气产量为6856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25.8%(2002年占25.4%),而1992年只占18.9%。预计2015年海区油产量将占油总产量的39%,海区气产量将占气总产量的34%。深海油产量占海区油产量的比例将从2004年的10%增至2015年的25%,深海气产量占海区气产量将从2004年的7%增至2015年的12%。2004年世界硬煤(烟煤、无烟煤)产量达46亿吨(2003年为43亿吨),褐煤产量9亿吨。2005年世界煤总产量为58.525亿吨。

美国2001年以来原油产量连年加速下降:2002年为575万桶/日,比上年下降0.4%;2003年为568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约1.2%;2004年为542万桶/日,再比上年降近4.6%;2005年为514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5.2%。美国最近年产气量在19万亿立方英尺上下,近年总体有所增加,2002年比2001年增长1.9%,2004年较2003年增长不及1%,2005年稍有下降,为18.3万亿立方英尺。美国煤产量由2000年的9.74亿吨回升至2001年的10.17亿吨,2002年约有10亿吨产量,2003年减少2.1%至9.79亿吨,2004年仍约为10亿吨,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10.28亿吨,增长了2.8%。

俄罗斯近年原油连年明显增产。1999年产3.02亿吨,2000年产3.21亿吨,2001年产3.45亿吨,2002年产3.77亿吨,2003年产4.18亿吨,2004年产4.58亿吨,2005年增长不到3%,为4.70亿吨。天然气产量最近两三年也比前些年高,1999年产5770亿立方米,2000年产5700亿立方米,2001年产5670亿立方米,2002年产5810亿立方米,2003年产6010亿立方米,2004年产5920亿立方米,2005年产5980亿立方米。

由于这几年世界粗钢产量连年上升,世界铁矿石产量在2002年超过10亿吨(为10.019亿吨),2003年增至10.797亿吨,2004年是连续第3个产量最高年,比2003年增11%,达11.983亿吨。2005年为13.2亿吨。

矿产产值与矿产品产量和矿产品价格有关。矿产品价格主要受其供需状况左右。在此先列述近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矿产品的价格变化。

世界油价(WTI平均原油价)从1996和1997年的每桶22美元和20多美元,跌至1998年的12.9美元,1999年回升到每桶18美元多,2000年猛升至每桶30美元,然后在2001和2002平均接近每桶26美元,2003年升至每桶近33美元,2004年则涨至每桶38.27美元。2005年油价涨势更猛,曾高达每桶70美元,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高于每桶50美元,下半年多数时间超过每桶60美元。最近三年天然气价格也明显上涨(如美国2002年井口价为每千立方英尺2.95美元,2003年为4.88美元,2004年增至5.49美元,2005年达7.5美元),炼焦煤和动力煤价、铁矿石价都在上涨。如澳大利亚炼焦煤2003/2004年度离岸价平均每吨46美元,2004年4月报道的2004/2005年度合同价为平均每吨80美元。进入亚洲市场的动力煤价从2003年5月的每吨23美元,升至2004年3季度的每吨41美元。不仅铁矿石价格上涨,与钢铁有关的钨、钼、钒以及铀等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很大。据加拿大的金属经济集团(MEG,以前曾译为金属经济小组)报告,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如表1-1所示。

表1-1 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

从表1-1可见,主要有色金属及金银铂等价格自2002年起逐年上涨,钯则在2000年猛涨之后于2002年大跌,2005年晚些时候仍处在200美元/盎司上下。镍自2002年以来涨势颇猛,铜从2003年直至2005年绝大部分时间也涨幅很大,锌自2003年起回升,但升幅相对较小。铅则在2004年才明显上涨。

2005年,除钯外这些金属继续涨价。10月铜价超过每吨4000美元。金在11月底突破每盎司500美元大关。镍在2005年中接近每吨1.6万美元高价后回落至10月初的1.3万美元上下。铂价9月超过900美元/盎司,11月冲破1000美元/盎司。2005年银价大部分时间在7~7.5美元/盎司。锌价从2005年初的1200美元/吨,涨至10月初的约1462美元/吨。铝价涨幅不大,从2005年初的1808美元/吨,至10月初为1888美元/吨。锡价2003年平均为4894美元/吨,2004年剧升,曾高逾9000美元/吨,2005年回落,10月初约为6500美元/吨。

2006年上半年,石油和许多矿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4月下旬油价曾超过75美元/桶,5月金价升至26年来巅峰,为每盎司730美元,铜期货涨至每吨8800美元,其他金属也明显上涨。

关于近年全球矿业产值,我们未见全面系统的统计数字。据M.Ericsson等在瑞典原材料小组(RMG)刊物2005年1月报道,根据2003年数字,世界总的采出的原矿矿产产值(不计石油和天然气)为3500亿美元,其中金属占35%,煤与铀占32%,工业矿物占11%,碎石(集料)占22%。金属矿产矿业产值(原矿)约1250亿美元,其中金占25%,铁矿石占19%,铜占19%,镍占10%,铅锌占7%,铂族金属占6%,铝土矿占2%,其他金属为12%。至于原油和天然气产值,我们也可根据其2003年产量(分别约为36亿吨和2.5万多亿立方米)及平均价格大致作一估计,大概接近1.4万亿~1.5万亿美元。无论是油气还是固体矿产的产值,2004和2005年都会高得多(主要是由于价格上涨)。

美国的原矿(包括油气)总产值1995年约为1235亿美元,1997年升至1473亿美元,1998年因油价下跌降为1244亿美元,1999年回升至1324亿美元。2000年因油价猛升,总产值剧增,2001和2002年油价有所回落,2001年总产值仍达1877亿美元,2002年降至1634亿美元,2003年则因油气、煤及一些金属矿价格上扬,总产值剧增至2174亿美元,2004和2005年继续大幅增长(表1-2)。

表1-2 美国1998~2005年矿业产值(单位:亿美元)

俄罗斯原矿总产值1995年为1150亿美元,据原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部长В.П.奥尔洛夫1999年文章,当时俄国原矿总产值为每年950亿~1050亿美元(未计砂砾、石料等广泛分布的普通矿产,我们估计此类矿产年总产值不下数十亿美元)。据时任俄联邦自然资源部部长的Ю.И.特鲁特涅夫2004年文章,2004年俄原矿总产值为1500亿美元,但从2004年油气价格来看,此数值可能偏低。

加拿大1997~2005年矿产产值变化见表1-3。

表1-3 加拿大1997~2005年矿产产值(单位:亿加元)

矿产品消费中占大部分的是能源矿产。据法国能源数据机构Enerdata统计,2003和2004年的世界能源消费数据见表1-4。

据BP(英国石油公司,前些年兼并Amoco公司后,曾称BPAmoco英美石油公司,最近两三年又称BP)历年统计,世界2000~2004年的能源消费变化可归纳为表1-5。

表1-4 2003年和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数据

表1-5 2000~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统计

BP认为2004年是世界能源创纪录的一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4.3%,是1984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其中石油增3.4%,是1978年以来最高,天然气增3.3%(过去10年平均为2.6%),煤这几年一直在增长,2004年增6.3%,是增长最快的。核能增4.4%,水电增5%。人们从环保等角度考虑虽不欢喜煤,但它是可靠的能源矿产。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的比例虽从20年前的29%降至2000年的24%,但最近两年又回升到占27%。相反,石油从20年前占41%降至最近两年的37%。核电与水电合计从10%增至12%。最近两年油价飙升,进入高油价时期,许多国家都在节约用油,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再生能源,不少国家拟进一步发展核电。

2005年美国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是(括弧内为2004年数字):石油40.4%(40.2%),天然气23.1%(23.2%),煤22.6%(22.4%),核能8.1%(8.3%),水电及其他5.8%(5.9%)。

不会,因为现在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其实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从美股的走势呈反向。从中短期来看,有可能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围绕100美元上下波动,高油价的时代暂现在我国车主们目前的油价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92号汽油要在8.5元以上浮动了,进入9元的概率不大,但是现在的价格,对比世界其他地方,也已经是高价格了。

国际原油的价格,从2月28日开始大幅动荡,直接受到的诱发因素就是俄乌冲突,但是背后还纠缠着欧佩克组织与二零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量之间的博弈,从2月28日的每桶94美元一直到3月8日的129美元,涨幅实在是太快了。原油现在还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工业生产原料,它的价格变动有可能都会引发国际经济的繁荣与衰退。

终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4和159日两天连续大幅下降,一口气又降回到了100美元之内,这其实让全球很多国家都松一口气。但是我国的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我国的汽油和柴油价格,既与全球原油价格挂钩,也不是完全关联。而今年已经第一季度快结束了,我国的油价在前4个调价窗口全部上涨,在3月17日将迎来第5个调价窗口。那么此次汽油和柴油价格不会再向上调整了呢?

其实目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因为在100美元之内,其实远远要比3月3日上一个调整日价格低的多,那时候原油价格都在平均105美元附近,如果从绝对值比较,其实这个油价应该不会动,而且还应该略有下浮。但是由于这两周期间,曾经国际原油价格高达129美元,也就是说国际原油的变化率曾经高达18.88%,那么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修订后,一直沿用至今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2016年64号文件规定,我们的油价还需要继续向上浮动,而且有可能上涨的力度还挺大。

最新的消息,应该在3月17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或迎来大幅上调,暂预计汽、柴油价每吨上调750元左右,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8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64元。一辆私家车50升的油箱加满后需要多花32元。在2020年这4次油价调整中,国内汽、柴油价格已经累计每吨分别提高1125元和1085元。此次调整之后,92号汽油的价格已经快逼近9元了。

这其实大家又一次对发改委的成品油调整办法发生了疑问,为什么现在的油价比上次调整的油价要低,但是此次还要大幅向上调整呢?而且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油价调整基本上是涨多跌少,这个油价调整的方法是不是利涨不利跌呢?未来是不是还要做更优化的修正,以符合国际市场由原油价格的变化呢?那么下一个油价调整窗口,如果原油价格相对稳定,会向下调整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