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6月28日下调吗今天上海天气-油价上涨6月28日
即将迎来五一黄金假期,很多人都特别激动,本身这个季节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正是出游的好天气。
01、油价“节前大涨”
每逢节前油价都会“逢节必涨”,如今也不例外,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油价再次迎来上调。
不过我国油价走高,其实也是受国际原油的价格反弹影响。
近些日子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明显,且处在高位震荡中,如25日原油跌幅为4%,但26日又涨超3%。
受俄乌局势所致,国际油价易涨难跌,特别是俄罗斯停止对波兰的天然气供应,使得欧洲天然气市场大涨近30%,原油价格也因此从100美元涨至105美元。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日产量为1190万桶,比起去年多产100万桶/日。
尽管日产量大增,可石油储备量减少。
如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144亿桶,环比多出70万桶,但该库存低于预期的200万桶,处于20年来较低位置。
当然,4月28日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价降至102.95美元,跌幅为1.91%;上海原油期货报价为640.9元,跌幅为2.29%。
不过这依旧无法阻止国内成品油价上涨的步伐,本次上涨将是年内“第7涨”。
根据发改委文件通知,4月29日0时起,汽油将上调205元/吨,柴油将上调200元/吨。
如此一来,折合92号汽油上涨0.16元/L,95号汽油涨0.17元/L,0号柴油上涨0.17/L。
这次上调后,车主们的加油费用将上调,如普通50L的私家车油箱,调价后加满一桶油将多花费8元;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辆,每行驶百公里,其燃油费将上涨6.8元。
此次上涨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重回9元时代,如两广、云南95号汽油为9.01-9.06元/L,西藏为9.7元/L。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车主的出行成本将有所提升,不过因部分地区交通尚未恢复,部分城市执行“3+11”政策,因此车主出门前要提前做好功课,以免白跑一程。
02、农民:柴油涨,化肥更是贵到用不起
成品油的上涨,不仅会影响广大车主的出行,对农业领域也是一大影响。
要知道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中少不了各种农用车,如拖拉机、旋耕机、货车等,而如今正处在农业生产的黄金阶段,柴油价格陆续涨至8元/L,自然是让农民的生产成本大涨。
不过最让农民无力吐槽的是,如今化肥价格迎来了大涨,各种商品肥料贵到用不起,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实早在年初开始,尿素价格就持续性走高,1月初时现货价格为2520元/吨,但如今已普遍涨至3000元/吨以上,累计上涨19.05%。
从今天报价来看,山东普涨20-40元,主流价为2920-3010元/吨;河南涨了30元,主流价为3000-3030元/吨;河北涨了20-30元,报价为3000-3050元/吨;安徽涨了20元,出厂价为3050-3070元/吨;广东涨了20-30元,报价为3150-3200元/吨;云南涨了30元,出厂价为3080-3150元/吨。
尿素的走高,除了受国际影响外,也是因为我国库存持续走跌。
2月份时,尿素库存累计为87.27万吨,但如今已下滑至41.92万吨,跌幅达51.97%。
库存的降低,主要是和春耕农肥需求较高有关,目前尿素产销率几乎为100%,企业预收订单已提前至7-15天,可见尿素需求有多紧张。
其他化肥价格也是如此,如磷酸二铵已涨至3950元/吨,相比上一天涨了150元每吨,比起往年更是涨超1000元/吨,;而硫酸钾也已涨至5000-5500元/吨,主要是因钾肥依赖进口,而国际钾肥价格疯涨,进而使得国内钾肥价格纷纷大涨。
如今全球化肥市场可谓是疯涨,从去年年初至今,尿素猛涨148%,磷酸二铵涨了90%,国际氨涨了220%,氯化钾涨了198%。
而随着国际化肥市场走高,农民的用肥成本也在大涨。
目前不少国家的农民已调整种植结构,如增加用肥量少的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
还有不少农民已开始自制肥料,利用传统发酵的农家肥施肥。
不过农民也别担心,1个好消息来了!我国始终调控肥料价格,将其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且从3月份开始,国家投放了600万吨储备肥以及100万吨钾肥,从而缓和市场压力,稳定化肥价格,相信要不了多久肥料价格将再次下降。
9.14日猪价“变脸预警”,玉米跌势反扑!羊价、鸡蛋、油价跌翻天
2023年1月4日,易车编辑为您精选以下内容:
1、2023年国内油价首次调整
2、比亚迪回应2023年销售目标“400万辆”
3、小米回应造车“遇坎”传闻
4、特斯拉因夸大续航里程被韩国罚款
5、河南对省内新购汽车按价格的5%给予补贴
6、网传朱晓彤已接管特斯拉北美销售工作
7、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预售
8、大众甲壳虫海外召回
头条:2023年国内油价首次调整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3年1月4日0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
根据测算,此次调价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1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元。如果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9.5元左右。
回应:比亚迪2023年销售目标400万辆?
针对有消息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比亚迪2023年年销量400万辆的目标”,有媒体从比亚迪获悉,受疫情影响,市场、消费需求及供应链体系等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比亚迪对2023年销售目标不好判断。
比亚迪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及变化,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灵活制定各项计划,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回应:小米造车“遇坎”传闻不实
针对小米造车“遇坎”且小米汽车品牌没批下来的传闻,小米公司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回应称:“该消息不实,不存在所谓品牌需要批准的说法,此外,小米汽车进展顺利,谢谢大家关注。”
有“大V”爆料称,小米汽车车型已经定版,造型酷似保时捷Taycan,且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品牌未批下来,被列入到资本无序扩张概念,可能将来不准叫小米汽车,只能给别人代工。不过在王化回应后该内容已被删除。
行业:特斯拉因夸大续航里程被韩国罚款
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表示,将对特斯拉公司处以28.5亿韩元(约合1549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未告知客户其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的续航里程较短。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 (KFTC) 表示,自2019年8月到近期以来,特斯拉在其当地官方网站上夸大了“其汽车一次充电的续航里程、与汽油车相比的燃油成本效益以及增压器的性能”。
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称,特斯拉汽车在寒冷天气下的续航里程与广告相比最多下降50.5%。
促进消费:河南对省内新购汽车按价格的5%给予补贴
河南省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其中提出,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0元/台,省、市级财政各补贴一半。
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替代,培育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向干线公路服务区和县域延伸,到2023年年底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集中式充电示范站县域全覆盖。
网传:朱晓彤或已接管特斯拉北美销售工作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已接管北美地区的销售、服务和交付工作,其将担任全球管理层职位。就在上月,有消息称特斯拉CEO马斯克已安排朱晓彤协助运营公司在美国得州奥斯汀的最新工厂。在这之前,朱晓彤曾监督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
据悉,朱晓彤开始在美国担任更广泛的角色,负责北美的销售、配送和服务工作。目前,朱晓彤的官方头衔仍是负责亚太地区的副总裁,但知情人士称朱晓彤现在已被添加到北美销售、服务和交付组织架构中。
预售: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13.98-14.98万元
五菱官宣旗下首款混动旗舰产品——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正式开启预售。新车推出臻享型与奢享型两款车型,价格分别为13.98万、14.98万。
凯捷混动铂金版大四座的灵动布局下,二排座椅配备了560mm超长磁浮式滑轨、72°的电动腿托并支持180°电动放平;第三排座椅支持5/5独立纯平放倒,最多可拥有1514L储物空间;车内座椅坐感细腻柔软,第二排设有航空品质折叠桌板,并搭配自动恒温空调、PM2.5滤芯+负离子发生器。动力方面,2.0L混动专用发动机搭配大扭力电机,综合油耗5.9L/100km,最高续航可达1100km。
召回:大众甲壳虫共涉及37558辆
大众汽车甲壳虫在海外召回,共涉及37558辆。本次召回是此前召回的一次范围扩大,高田安全气囊问题自2013年首次召回,2015年时的召回突破了4000万辆。
针对大众汽车甲壳虫的召回,包括2015-2016款硬顶及敞篷版本。调查发现,湿度是可能导致安全气囊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高温等其他环境条件也是促使气囊破裂的可能因素。大众甲壳虫此前进口销售,提供1.2T、1.4T动力版本。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原油价格涨幅与什么有关
#油价大幅下降#农产品涨跌是一把双刃剑,即担心价格太低,伤了农民的心,又怕价格太高,普通居民消费不起。
进入9月,农产品市场又一次发生了新的变化。
生猪价格涨涨跌跌逻辑不清,有点乱,昨天还是全线大涨,今天就又起了幺蛾子;玉米价格虽然走势较强,在新粮上市的压力下,仍然涨声不断,可是今天的市场却多地下跌;羊价波动虽然不大,但近日走势偏弱,反弹行情再度熄火;鸡蛋价格高位跳水,近期仍处下跌当中;油价“下半年”第一涨之后,连续多日下跌,第18轮油价下调几无悬念。
市场究竟如何?未来何去何从?下面与大家一一分享:
01、猪价上涨乏力
经过几天的上涨,生猪价格再度回到11.825元/斤,养殖户平均1头猪下来,大约会有600-700元的养殖利润。
然而生猪市场上涨行情按下了暂停键,9月14日全国猪价出现震荡,各省涨跌比为10:10,市场分歧冲突较大,有点乱。
其中上涨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等中南部地区,其中:广西猪价每斤上涨0.2元,11.8-12.2元/斤;上海涨1毛,12.0-12.2元/斤;福建涨1毛,12.1-12.5元/斤;江苏涨1毛,11.7-12.0元/斤;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广东、甘肃等省份均上涨1毛。
下跌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北京、天津跌0.1元,11.7-12.0元/斤;山西跌1毛,11.4-11.9元/斤;河北跌2毛,11.5-11.9元/斤;黑龙江跌2毛,11.3-11.5元/斤;辽宁跌0.15元,11.3-11.7元/斤;安徽、山东、河南、四川也出现下跌,具体情况见附表:
猪价刚跌又涨,涨涨又跌,高位震荡态势明显,主要是因为“利多”与“利空”交织,一时方向难以选择。
当猪价上涨时,养殖户出栏意愿上升、屠宰企业压价等不利因素作用明显,猪价就会跌几瑚;当猪价跌几天之后,在生猪上涨周期大背景下,养殖户惜售挺价、肉价下跌滞后仍处高位导致销量下降,这样猪价就又会涨起来。
从市场供需情况分析,9月份下半月大概率仍然会以震荡行情为主,估计国庆节之后的第四季度,在各方面消费上升的情况下,猪价大概率会有一波上涨行情。
02、玉米多地下跌
玉米市场,进入8月中旬之后,行情有所抬头,即使在新玉米陆续上市的情况下,出现局部上涨,新粮开秤大涨200元/吨,这对于今年种植农民的情绪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对于今天玉米市场出现的下跌,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也许小幅回落一点,踩实一下行情,市场涨起来会更健康。
最新报价显示,山东地区3家企业下跌:潍坊天力药业跌0.2分,1.368元/斤;临清金玉米跌0.2分,1.365元/斤;恒仁工贸跌0.5分,1.400元/斤。
河北省2家企业下调:秦皇岛骊铧跌1.0分,1.340元/斤;昌黎鹏远跌1.0分,1.300元/斤。
黑龙江2家企业下跌:青冈龙凤跌0.25分,1.325元/斤;绥化昊天跌0.3分,1.332元/斤。
甘肃平凉国维跌1.0分,1.360元/斤;内蒙通辽开鲁玉王跌0.3分,1.367元/斤。
从下跌地区来看,华北、东北、山东等地区均有企业下跌,总体看跌幅不大,无需过度解读。
对于后市,本人仍然持乐观态度,至于原因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阐述,简单地讲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2022年国际玉米产量预期下跌,美国农业部日前有消息称,受高温洪涝灾害影响,美国、欧盟等地玉米单产、总产均有下调预期。
二是国际贸易供给存在不确定性,玉米生产和出口重要国家乌克兰农业部官员宣称,受俄乌冲突影响,玉米产量受到影响;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乌克兰玉米出口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玉米贸易供给比较不利。
三是养殖业回暖,叠加小麦价格高企,对玉米进入饲料市场创造条件,猪、牛羊、禽类的养殖量处于上升阶段,尤其第四季度天气寒冷,需求量更大;再加上目前小麦价格高于玉米0.15-0.2元的价差,玉米将成为饲料市场的新宠。
03、羊价走低交投清淡
今年的羊价市场走势比较清晰,上半年以下跌为主,7、8月份羊价出现局地反弹,最近一段时间,羊价再度回落。
最新羊价显示:山西长治地区30斤公羔650元/只,安徽淮北120斤重育肥羊16.3元/斤;云南宣威淘汰母羊16.5元/斤;青岛育肥羊16.2元/斤;黑龙江牡丹江淘汰母羊13.5元/斤;内蒙赤峰地区绵羊报价14.5-15.0元/斤。
羊价走低,可是羊肉价格却仍然坚挺,目前各地羊肉的主流零价格仍然保持在40元/斤左右,主流的批发价也要32-35元/斤。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14:00时,猪肉平均价格为30.89元/公斤,比节前上升0.7%;羊肉67.30元/公斤,比节前下降0.1%。
目前羊价走低,据一些网友反映,各地农贸市场羊的交易也是比较清淡,卖的多卖的少,并且压价比较严重,这对于养羊行业也是十分不利的。
主要是因为:现在养羊的成本较高,主要是受饲料涨价的影响,再加上人工涨价,按照目前的羊价,利润太低,很多人想离开养羊行业。
04、蛋价回落毫不留情
最近1周多的时间,鸡蛋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以本地为例,在9月初的时候,黑龙江绥棱本地超市的鸡蛋零售价卖到了6.8元/斤,可是仅仅10天左右的时间,现在鸡蛋零售价降到了5.38元/斤,一斤降了1块4、5毛钱。
从全国情况看,目前全国鸡蛋主流价格也已经跌到了5.2-5.5元/斤之间,主流零售价降到了5.3-6.0元左右,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
最新蛋价显示,北京地区鸡蛋普遍下跌,其中大洋路、回龙观、王四营、来广营、顺义门、昌平等地均下跌5元/筐,报价240元/44斤。
天津蓟县、宝坻、武清等地降5元,225元/44斤;山东潍坊昌乐降5元,235元/45斤;河南杜旗县降0.1元,5.2元/斤。
蛋价的回落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具体来说:
一是节后鸡蛋消费量下降,对市场有一定的压力。
二是目前鸡蛋价格仍然较高,居民普遍认可的鸡蛋价格在4.5-5.0元/斤之间,而鸡蛋超过5.5元一斤,在消费上有阻力。
三是鸡蛋产量有所上升,受5月份蛋鸡补栏量增加、天气转凉应激反应消失等因素影响,鸡蛋产量有所上升。
关于接下来的行情,鸡蛋仍有下行的空间,但受国庆长假的拉动,下跌空间有限,但是过了国庆长假,鸡蛋回到5元以下的概率较大。
05、油价大跌预警
好消息!继9月6日油价上调之后,连续多个工作日的油价统计结果,让大家感觉到油价又要掉了。
最新数据显示:原油下跌7.11%,目前预期下跌335元/吨,按升计算,下跌0.26-0.30元/升。
从跌幅上看,335元的跌幅远超50元波动调价基准线,目前油价处于大跌状态。
按照目前的调整幅度,下一轮油价调整窗口是9月21日24时,届时加满50升的油箱,会节省13-15元,这个跌幅还是不小的。
各位朋友,近期猪价、粮价、鸡蛋、汽油价格都在跌,对于消费者无疑是好消息,生活压力会有所缓解,大家怎么看降价的?你那里价格如何?欢迎发表看法,供大家比较参考。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会下降么?
上半年受环保及相关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柴油需求不容乐观。进入7月下旬,北方高温天气、南方台风多雨天气拖累,柴油价格上涨受到一定限制,介于原料成本高企,以及部分政策的连带支撑,价格较历史同期偏高。
图1、2016-2018年柴油批发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据隆众数据分析:2018年上半年,中国主营柴油价格呈先抑后扬走势,2018年柴油半年度均价为6523元/吨,较2017年半年均价5528元/吨,上涨995元/吨,涨幅为18%。上涨的原因,主要是2018年原油涨幅较大,一度突破70美元大关,2018年6月底WTI涨至74.15美元,而2017年6月底同期仅为44.74美元,上涨幅度高达30美元,导致炼厂加工成本提高,价格一路上行。
国家出台“蓝天保卫战”的三年行动计划,部分不合规的柴油资源遭遇打压,汽柴价格或将维持高位。
国内柴油价格高企,是需求带动还是有价无市?我们通过各省市的需求情况来一探究竟:
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上图2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总量在1200万吨以上的省市共有12个,柴油消费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十省市中,有六省市位于沿海,华东占了四个: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再就是辽宁、广东。
图3、国内柴油消费量需求占比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见上图3,国内各省市的需求情况参差不齐,青岛主营本月计划量已全部完成,泰安中油因为油库整改,发油量受到影响,完成率仅为不足3成。江苏中石化计划量完成率仍存缺口,在7-9成左右,江苏中油削减了任务量,苏南超额完成,苏北仍存欠量。而浙江主营省公司总任务已基本追平。主营月度计划量的完成进度高低不一。那么柴油零售是否存在可观的利润?
图4、柴油零售利润走势图
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从柴油零售利润图中可以看出,2018年7月,中国加油站综合利润,柴油平均零售利润1361元/吨,环比下降3.16%。月内零售价兑现下调,但批发价接连上涨,柴油批零价差缩小,导致利润走跌。
零售利润下降,那么柴油进出口利润是否存在套利空间?见下图4,柴油进出口套利分析:
图5、柴油进出口套利走势图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7月份,我国进口新加坡柴油平均每吨亏损13.83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下降56.7元/吨,我国华南口岸柴油出口至新加坡平均每吨亏损287.58元,较2018年6月份亏损增加13.5元/吨。
进口方面,新加坡柴油价格上调,而国内柴油价格同步上涨,使得进口利润亏损收窄。出口方面,国内柴油批发价格上涨,而新加坡地区柴油价格同步上调,使出口收入亏损增加。
整体来看,国内资源过剩问题依旧突出,主要表现为炼油产能仍在扩张,而新能源等替代能源的上马,导致柴油需求增长呈继续放缓的趋势。
猪价大涨35%,蛋价“涨翻天”,油价又要大涨,发生了啥?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基于国家对能源实行价格保障。第二、天然气属于能源,即便加大了产能也只会将多生产出来的气进行液化储备,并不会将其投放市场。第三、国际天然气需求很大,多产出的气将会出口销售到国外。综合上述原因,即便国内的能源供应企业开采到新的油、气资源,也不会将其马上投放到国内市场,而是将其储备起来或者是出口销往国外,所以国内燃气价格并不会降价,相反的因为国际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加大,有可能国内能源企业将会把天然气资源销售出口,如此一来,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也不是没有可能。
中国海油在海上开采到一个大气田,不少网友以为天然气价格会降价,其实你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国内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即便开采出再多的大气田,天然气价格也不会降价,因为天然气作为能源,没必要像蔬菜或者是别的工业商品那样搞降价促销,对于这些燃气供应企业来说,有气不愁卖,多生产出来的气可以将其液化储存。
另外一个原因很有可能会使得国内天然气价格不降反升,主要原因是欧洲和漂亮国,对战斗民族进行了制裁,大家都知道,欧洲主要的供气来源就是战斗民族,现在因为制裁,战斗民族供应给欧洲的天然气要使用卢布付款,原本这些欧洲小伙伴们结算气费都是给的美刀,现在要用卢布来付账,他们还在犹豫之中,而且漂亮国让欧洲的小伙伴们全部都不准再用战斗民族的天然气,如此一来,欧洲小伙伴就得找新的供气来源,这就加大了天然气的国际需求量,不排除国内这些能源企业将会开辟欧洲市场。
我之所以说国内天然气价格不但不会降价,还会涨价,用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来说明,比如说,修建三峡水电站之前,我们那时候电费才五毛一度,现在三峡电站修好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出,一年的发电量大约为800-1000亿度,而且现在这些年,又陆陆续续修了好几个梯级电站,那发电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可是我们的电费降了吗?不但没降价而且价格还越来越高!
天然气和电是一样,不管他们开采多少个大气田,不管新修了多少个水电站,电费不会降,气费也不会降。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说水费了,水我们可以说很多吧,资源可谓是很大,可是呢?05年的时候水费每吨水价格1块钱,一个月水费也就十块钱左右,现在呢,我一个月七吨水,给了32元水费。
之所以水电气价格从来都是有升没有降,主要就是这些供应企业都是垄断性的,没有人跟他竞争,说白了就是,一家独大,你不用他们的水电气,你就没得用,价格当然也就是一口价,没得商量了。
天然气价格不降价的原因
一、国际能源市场需求量加大
因为欧洲天然气市场出现大量缺口,虽然国内能源企业开采出新气田,但是极有可能会将天然气出口销往国外。
二、能源战略
国家的能源战略是稳供应、多储备,所以开采出来的新气田,产出的天然气一时用不完,只会将其储备起来,不会降价促销。
三、燃气降价促销对于供气企业没有实际意义
天然气作为能源,和别的工业产品不一样,一时间用不完,可以长期储备,毕竟能源是个长期消耗品,故而他们没必要搞什么降价促销。
天然气加大产能,国内供气价格不会下降,反而会因为国际天然气需求量加大,导致国内气价上涨。
全国蔬菜都在涨,一夜间上海青菜价格翻倍,究竟发生什么?
导读6月伊始,天气逐步燥热,近期,国内生猪、汽柴油以及鸡蛋市场,行情也躁动不安,价格有震荡上扬的表现!其中,汽柴油价格今年以来迎来了“第九涨”,在山东地区,本地92号汽油价格涨至8.99元/L,国内多地价格涨破了9元/斤,而据最新消息了解,油价即将再涨!而在生猪市场,猪价呈现缓慢爬升的表现,相比3月下旬,此轮猪价上涨,涨幅达到了35%,养殖户出栏逐步摆脱亏损的表现,而在鸡蛋市场,近期行情萎靡不振,不过,随着国内口罩问题逐步改善,终端市场走货加快,国内产销市场,蛋价“涨翻天”!市场发生了啥?具体分析如下:
一、油价又要涨!
据了解,5月30日24时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10次调整的表现,价格普遍上涨0.3元/L,国内各地区92号汽油价格涨入“9元时代”,最近半年,92号汽油价格涨幅超3元/L,而据了解,新一轮调价周期临近,6月14日24时国内汽柴油价格将迎来第11次调整的行情!
目前,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此轮计价周期汽柴油价格涨幅达到了277元/吨,预计国内汽柴油价格上涨或将达到021~0.25元/L,这也意味着国内92号汽油价格或将普遍涨入“9元时代”!
二、猪价大涨35%!
3月份以来,猪价底部支撑上扬,国内猪价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潮,在市场普遍看涨支撑下,随着广东市场生猪调运禁令来袭,国内猪肉收储不断推进,市场看好三季度猪价补栏仔猪以及中低标猪现象陡增,生猪价格不断走强,4月中旬后,行情大幅上扬,不过,随着消费跟进不畅,5月以来,猪价以震荡偏强为主,市场进一步冲高的阻力陡增!
目前,全国生猪均价15.85元/公斤,此轮猪价累计上涨达到了4.11元,涨幅高达35%!猪价大幅走强,养殖户逐步开启了盈利模式,但是,由于消费不畅,屠宰场白条猪走货压力陡增,亏损表现反扑,部分屠宰场生猪头均屠宰要亏120元左右,因此,屠企不仅压价情绪转浓,采购积极性也减弱,但是,受限于生猪流通不足,猪价在摇曳中缓慢爬升!
据数据了解,6月8日,全国市场猪价稳中偏强,大部地区以横盘为主,少部地区,屠企报价有0.05~0.2元/公斤的涨幅!目前黑吉辽行情横盘15.5~15.7元/公斤,而在南方市场,除了华东大部企稳16~16.45元/公斤,东北与西南以及华中地区,价差几乎填平!而目前,区域标肥价差也明显收缩,这也意味着市场对于肥膘猪肉接受程度转差,大体重生猪压栏风险陡增!
目前,国内生猪市场延续了出栏偏少的局面,但是,国内母猪存栏横盘高位,生猪产能仍处于宽松的阶段,而人为因素看涨情绪加剧了市场“缺猪”的表现,不过,随着猪场压栏生猪不断增加,大体重生猪出栏情绪或将反弹,尤其是,6~7月份,猪场“小非”风险陡增,而消费市场缺乏明显的利好,在饲料成本高筑下,养殖端大猪压栏风险加剧,市场或有落袋为安的情绪,因此,6~7月份,猪价继续冲高的动力不足,市场有趋势回调的基础!
三、蛋价产销共振!
进入5月份以来,鸡蛋市场开启了跌价模式,由于市场新开产蛋鸡数量不断增加,而淘汰鸡数量减少,随着气温的升高,消费市场走货难度增加,终端市场补库积极性转差,产销市场蛋价走跌!
但是,端午假期后,随着部分产区鸡蛋价格跌破4元/斤,而国内口罩问题明显转好,部分消费市场需求得以提振,由于产销各环节货源紧俏,蛋价逆势上扬,销区带动产区,价格“涨翻天”!
据数据显示,北京市场,鸡蛋到货价上涨0.1~0.2元/斤,大洋路鸡蛋价格涨至4.5元/斤。
上海以及广东市场报价横盘偏强,上海市场横盘4.29元/斤!在产区,山东、河北、河南以及辽宁江苏等地,鸡蛋价格普遍上涨0.1元/斤,山东市场高价蛋源涨至4.5元/斤!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销区市场鸡蛋库存逐步减少,而口罩问题逐步改善,终端市场接货情绪转浓,贸易商拿货积极性增强,叠加,部分养殖户挺价情绪支撑,鸡蛋市场涨势反扑!但是,进入盛夏季节,高温高湿的环境仍是鸡蛋价格上涨的拦路虎,产销各环节对于囤货的情绪偏差,此轮蛋价上涨的空间或将有限!
预警!猪价大涨35%,蛋价“涨翻天”,油价又要大涨,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来自网络!
#今日全国生猪价格#
“青菜价格一个晚上翻了一倍,昨天还是每斤2元,今天变成4元了”“一斤菠菜要卖15元”“猪肉也在涨价”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上海市民发现菜价有波动,而且全国各地都出现类似情况。有自媒体将此解读为“这是物资短缺的信号”。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查证发现,蔬菜价格上涨不假,但与“物资短缺”关系不大。
菜价为何涨?
全国蔬菜价格变化,主要与近期全国多地降温降雨有关。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人士表示,进入9月后,寒潮和持续降雨天气对全国主要蔬菜产区造成一定影响,蔬菜供需偏紧,秋冬季蔬菜价格创下历年来新高。
按照往年采收情况,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各地地产蔬菜和南方产地蔬菜批量上市,加上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小幅下行趋势。
但今年9月下旬以来,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并迅速降温,导致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
上海部分农产品批发商也表示,本轮蔬菜价格上涨与“南北衔接断档”有关。以菠菜为例,本来这段时间供应上海的菠菜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山东聊城。但当地菠菜基地受淹,使得批发商转从其他产区寻找供应商,从而提高了价格。
菜价什么时候跌?
受天气和供求变化影响,菜价涨跌是常态。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信息,目前南方产区的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能按期上市,这将推动菜价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只是在短期内,部分蔬菜品种可能还会上涨,但大趋势是回落。
就上海地区的蔬菜供应看,根据往年规律,从9月底开始,上海客菜供应将从北方产区逐步转移到南方产区,今年北方产区提前收尾,才导致菜价上涨。
不过,客菜和本地菜的供应量都在提升。
光明食品集团下属西郊国际、江桥市场、江杨市场等三大一级批发市场反馈称,经梳理排摸,目前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本市主要蔬菜供应的南方产地菜源均有保障。同时,三大批发市场正加大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组织辣椒、娃娃菜、豆类等花色蔬菜,从山东、河北、内蒙等地组织大白菜、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从云南和福建等地组织西葫芦、笋类、绿叶菜等蔬菜,丰富近期的蔬菜市场供应。
地产蔬菜的供应也将增加。上海市农业农村委表示,9月以来,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地产蔬菜生长。秋冬是最适合以青菜为主的绿叶菜生长的季节,产量高,品质好。
物资缺不缺?
官方统计还显示,菜价变化与天气变化和不同产区产期衔接有关,但这并不代表物资短缺。
首先,目前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并非年内最高。10月22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4.92,“菜篮子产品价格指数”是127.66,“粮油产品价格指数”是108.6,环比前一天均略有上升。但如果放在全年看,以上指数并未处在最高位,最高位出现在今年2月,该指数在今年1月和3月也均高于目前水平。
据农业农村部介绍,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是综合测度和全面反映我国农产品批发环节价格整体水平及其变化的指数体系。该指数基于全国200余家典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类农产品价格数据,重点体现鲜活农产品、粮油产品在流通环节的价格水平。
其次,并非所有的产品都在涨价。记者查询了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最近7日(10月15日至10月23日)主副产品价格,其中蔬菜价格整体上涨幅度较大,肉类和禽蛋呈小幅上涨,但水产品、水果和油价均保持稳定。
其次,各种主副食品生产供应充足。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年粮食有望高位增产。其中,夏粮量质并增,产量2916亿斤、增加59.3亿斤。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提高1.5个百分点。早稻实现增产,产量560亿斤、增加14.5亿斤,连续两年增产。秋粮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收获已近八成,近期的连阴雨对产量影响总体有限。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菜篮子”产品也数量充足、品种丰富,市场稳定。其中,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459万头、生猪存栏4.38亿头,均相当于2017年年末水平。牛羊和家禽平稳发展,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4%,牛奶产量同比增加8%,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3.8%。蔬菜水果量足价稳,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水果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小幅回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